最近,关于淘宝和工商总局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今天鬼脚七来说几点看法:
1.事件背景1) 工商总局发布了《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指出淘宝的正品率只有37.25%.
2) 阿里巴巴公关部在1月27日《一个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心声刘红亮司长:您违规了,别吹黑哨》,质疑网络交易监管司司长的调查方法。同时隐射《监测结果》是针对淘宝的打击,说司长无论开心不开心,最常干的事情就是:吃饭睡觉打淘宝。
3) 1月28日,工商总局公布了《关于对阿里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指出了5大问题,并说明在2014年7月已经进行了,只是未对外公布。
4) 1月28日,淘宝网发出公告,要对刘红亮司长提出诉讼。马云表态:假货问题不是由淘宝造成,但我们认了,我们再组织300人继续打假。
5) 1月29日,网络上出现《天猫商家致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公开信》:死,也请让我们死个明白!淘宝删除27日的《运营小二心声》,工商总局删除《白皮书》。
6) 阿里股价跌了11%,市值缩水300亿…….网络上出现不少#阿里,我挺你#的帖子。
7) 1月30日晚,爆出消息: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和马云会面,愉快的交谈。张局长肯定了阿里在电子商务的贡献,并指出白皮书不具备法律效应。
2.第一次抗争以往所有的政府官方对企业的处罚或者指责,企业都只有听从,但阿里这次不一样,这次直接质疑结果,并公开要投诉某个官员,用词非常犀利,这在之前很少见。
先不论假货的问题,阿里这次的反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执法部门以前从未想过企业会反抗,因为权力都在执法部门手上,执法部门做出再愚蠢的指示,企业也不会说二话。现在有了阿里做榜样,以后一定会有企业效仿。这就督促执法部门需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只做表面功夫。
3.马云为什么有这个胆量
这次调查方法确实过于简陋,公布的结论过于草率,漏洞百出,阿里提出的质疑也是合情合理。这种前提下,所有的质疑都变得合理。之所以大家觉得奇怪,是因为发布结果的是官方,很少有企业敢站出来反对官方。
淘宝上已经超过1000万的商家,每天有上亿的用户,依赖淘宝就业的人数应该超过2000万人。无论是习大大还是李总理,都对电子商务非常重视,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动的产业。在这个背景下,工商总局也不会逆市而行,不会真的对阿里做出太过分的处罚。
4.公关技巧阿里的公关一向被认为最牛逼的公关,这次也不例外。外界好像觉得这次阿里太过冲动,但如果你细看,你会发现阿里的公关做得滴水不漏。
首先,炮轰工商总局网监司司长的帖子,用的是一个运营小二的口吻写的,虽然是淘宝微博发的,但表面上出自一个运营小二之手啊,人家司长无法跟一个运营小二来对质吧,就算有点过分,也是一个运营小二不太懂事。
其次,淘宝投诉,投诉的并不是工商总局,也不是网络交易监管司,而是某个人。不是说你们这个机构不负责任,而是说某个人方法不对,这个人不作为。
再次,通过天猫受害卖家的身份提出抗议,指出所有流程不公平不符合规范,受处罚者不服!这引起很多商家的共鸣,注意了,这个不是用天猫或者淘宝的账号发出的.....
然后,马云表态:假货问题不由淘宝造成的,但淘宝认了,并支持打假!
最后,媒体静默了一天,你懂的。然后工商总局的网站上公布了工商总局局长和马云亲密交谈的新闻。大家基本上安心了。
5.阿里的麻烦这三四天,阿里股价从103跌到了89,大约跌了13%,市值缩水320亿,一个京东被跌没了。连我60多岁的老妈都问我:听说阿里巴巴的股票跌的很厉害,怎么回事?这还不是麻烦,麻烦的是工商总局公布的白皮书中写道:
白皮书是2014年7月16日就已经做出的,选择此时而不是那时公布白皮书,是为了不影响阿里巴巴的ipo。
看上去很近人情的一句话,好像说,我是在对你好呢,你不要不识好歹啊。但就是这句话,让阿里陷入了麻烦。不只是阿里陷入了麻烦,中国政府也陷入了麻烦。如果一个政府在隐瞒某个企业的问题,是为了它能在海外上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我不懂金融规则,但所有的隐瞒,对投资者来说,都是伤害。
阿里的CFO赶紧回应:“阿里巴巴并没有要求工商总局延迟公布任何报告。”工商总局网站也很快删除了《白皮书》。但为时已晚,美国已经有5家律师事务所以此为据,指其财务及营运隐瞒投资者及可能违反上市规则,一旦起诉成功,阿里会面临巨额罚款,股价更会再次下跌。
题外话,这个司长太厉害了,一句话,只需要一句话,就值了三百亿美金,还让一个牛逼的企业陷入了巨大麻烦之中!
;)
6.淘宝为打假做了什么事情因为售假开始,淘宝到底为打假做了什么?我在阿里工作了9年,对这些事情还是比较清楚。如果说淘宝在支持假货,确实有点冤枉。淘宝在打击假货方面态度一直很明确,在淘宝有几个部门,专门来打假,包括网安团队,反作弊团队,搜索团队等。主要做了三个方面工作:
1)技术角度去识别和过滤假货。会识别正常商品的价格,从标题丶属性丶价格方面做过滤。搜索也会过滤很多关键词。
2)审核和抽检方面,淘宝也做了不少工作。一旦发现售假,会有扣分,扣分达到一定程度,就关店处理了。
3)接待投诉和举报。这方面还发展了不少志愿者,一起来做这件事情。
当然,并不是说事情做了,就能做好。打击假货的事情更是如此,10亿的商品,这个任务交给谁,都是个难题。
7.淘宝还能做什么为什么假货问题在淘宝上很难根治?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1)市场上假货太多,线下的假货泛滥,线上不可避免存在。如果不从根源上处理,只在线上做工作,无异于隔靴搔痒。各地政府针对假货的态度和行动很重要,这方面就不细谈了。
2)在淘宝公司,很多小二没有足够行业经验,判断不出什么是假货。更重要的是,每个运营小二的考核指标中,并没有把杜绝假货做为其考核的指标。考核小二的指标是交易额,是增长率,是市场份额。
如果把淘宝当成一个大政府,只有两三个部门对假货负责,其他部门都不承担这个责任,这就很难整体控制。如果所有运营团队都需要花巨大精力严格控制假货,这不可避免的造成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的问题。这对一个高速成长的企业来说,很难承受。
消费者痛恨假货,不希望被欺骗!但假货的问题,不只是消费者痛恨,很多正规的商家也是受害者。我有个朋友做银饰类目,他告诉我有一段时间所有上聚划算银饰类目商家,都是假货。银饰价格是公开的,低于某个价格,还要交好几万的坑位费,如果还要有利润,只能是假货!做真货的商家无法承担这么大的亏损。这种行为,造成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市场上剩下的只有假货。
如果说淘宝还能在打假方面更进一步的话,一定是让类目运营小二更加专业,而且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短期来看,会有阵痛,但长期来看,会有一个良性的发展。
尾声总体来说,我支持阿里和工商总局打假,坚决支持!
但未来会怎么样?嗯,希望会有所改善,只是我有点悲观。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