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文字体被希望展现出“可靠、稳定”的体感特征。设计团队做了 11 个字重,以适用于多个场景的应用。比如,在 Alibaba 单词的体现上,通过增加 A 的宽度、L 的变化等来确保字体下盘的稳定性。
数字部分的设计则要更多考虑商家的应用场景。羿光会特别注意买家的视觉体验,“哪怕是一个很高的价格,也让它们看起来是亲切的、好接受的、没有压力的”。因此,“0”被设计成了圆方形;数字 5、9 等的开口是否看得更清楚也被特别关照。
阿里定制字体由全球知名字体公司 Monotype 的字体总监小林章主导西文字体部分的设计,汉仪字库主创设计师陶一泓主导中文部分的设计。
羿光认为,这次字体设计过程打破了和传统造字逻辑。大多数情况下,字体设计师会先从更容易形成强烈风格的西文文字或者中文设计着手,再做数字和其他符号的衍生设计。但阿里定制字体需要同时满足的9个常见的业务场景:客户端 (淘宝、天猫等)、营销场景(页面、物料)、线下大屏幕、操作系统、IoT 硬件设备、建筑空间、公关传播、礼赠品、商家授权,对西文、中文和数字都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设计逻辑,“这套字体不是单纯从某一种西文或中文字体的造型特征出发进行延展,而是以 9 个品牌体感词为切入点,将体感共鸣转换为字体造型。“羿光说。
“我们会特别注意,西文字母的开口是否足够清晰,数字 5、9 等的开口是否看得更清楚,还有中文字体里笔画粘连问题。”羿光现在还能回忆起,一份6000 多字符的设计档案,他给出的反馈多达 50 页PPT。
整套阿里巴巴普惠体的设计从2018年 6 月启动,至今历时 10 个月,共收录近 12 万个全形汉字(含 5 个字重),西文 Alibaba Sans 共7千多个拉丁字母(2 种风格、共 11 个字重),覆盖172个语种(覆盖大部分欧语国家)。西文组还将阿里巴巴普惠体西文部分进行了扩充,包括日文假名、汉语拼音、台湾注音符号、苏州码子等。羿光暂未透露其他语种的设计规划。
字体完成后,为了测试结果,羿光将一个淘宝页面全部替换成新字体,拿给淘宝设计师看。对方有点疑惑,大看之下那和原来并无太大差别。Alibaba Design团队认为,“没有感觉就是最好的设计,内文没有觉得突兀、干扰是好事。”
羿光表示,9 个端会逐步改换字体,阿里系产品的更换节奏则要配合各自业务发版时间。最快落地的将是对外公关场景。
这套字体基本达到羿光的预期,未来还会根据使用反馈做小范围迭代和优化。
商家:多了一个选择
港仔文艺男运营总监许润来告诉 PingWest品玩记者,“其实影响不是很大。不过阿里自己出台了字体,对我们来说更好了,有个统一的规范。避免老被方正字体投诉侵权。”
王宸表示,“大点的商家,设计做图的时候就会规避侵权字体,用字体库里的免费字体。对管理不规范的小商家可能有帮助。阿里推出一个新的字体,其实在字库里面多了一种供商家使用的、一定期限内的免费的字体。”
这位商家在拼多多、京东也开了店铺。生意人的担忧是:“短期内阿里巴巴的字体是免费的,那么五年、十年之后呢?或者我在你阿里平台用免费的字体做一套详情页,放上拼多多、在京东,是不是就侵权了?”
对此,羿光表示内部没有想过以时间段授权的方式,这套字体将开放商业授权给所有个人和商家,覆盖全平台。
在羿光看来,字体行业在国内趋于平稳,民众对版权关注度较低。“要让大家关注到字体,需要更多教育信息,定制化只是解决温饱,不能呈现为特殊化。”
也许大部分人并不能感受到这款阿里定制字体想表达的丰富内涵和宏愿,也注意不到排列组合的字体呈现出的细微变化,但文字、数字的美观和实用的平衡,至少会提升使用和阅读的流畅性和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