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
刷单,总是想起在中关村目睹的那场卖手机的活动。一人在台上大肆宣传介绍多么优惠,介绍完了之后围观的一群人便争相拿着一沓毛爷爷往上递,生怕自己抢不到。那争先恐后的画面着实令人惊愕,使得旁观者的我也很有一种掏钱去抢的冲动。待冷静下来再多看一会,等人群散去,台上的人又把钱拿出来给下面的人分,然后又是新一轮的大肆宣传。
这似乎与刷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给别人造成一种抢购的假象。其实不过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方式而已,是的,仅仅是一种营销的方式,刷单也是如此。以前也曾对刷单投以鄙夷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纯粹的制造假象,欺瞒消费者的行为。但是现在站在商家的角度来看,也不过是一种产品推广手段而已。假设受技术所限,我的产品并不完美(相信也没有完美的产品,任何产品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那我详情页做的好看一些,算不算制造假象,欺瞒消费者。我用明星代言,用明星的影响力提升对产品的好感,算不算欺瞒。我砸钱开车上钻展,是不是从某种角度也可以理解为淘宝拿了我的钱帮我拉人来买不好的产品或服务,帮我欺瞒消费者。说到底,我们做这些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给店铺吸引流量,刷单无非也是如此,增加基础销量也好,优化关键词也好,刷单的目的都是为了排名,排名的目的是免费流量。所以,个人认为刷单不过是争取排名的一种手段,跟其它看似光明正大的手段一样,不应该冠以如此臭的名声。正名之后,言归正传,再来看一下刷单之后更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今天看到有朋友在论坛里感叹,刷单刷了一年,店铺一直不温不火。排除产品本身,究其原因,估计是刷单本身和刷单的后续工作没做到家。刷单本身一带而过,因为有的朋友刷单只是为了堆积销量,简单的认为销量大了排名自然靠前。这就不多说了,估计现在稍微有点运营常识的商家也不会这么刷。刷单其实有很多工作可以做,销量只是其一,优化关键词丶平衡转化率等等,总之让店铺数据健康。什么七天螺旋之类的话题就不再提了,一两句也说不完,以后再单独分享。所以刷单其实并不简单,每天都要分析数据,制定当天的刷单计划,并且计划还应该根据当天的数据变化随时调整的。今天主要说明刷单的后续工作,假设你的刷单是科学的,宝贝排名也在计划中靠前了,这时候自然流量就会过来,这是你刷单所要真正收获的东西。其实做店铺往大了说很简单,就一个公式 “销量=流量*转化率*客单价”,线上线下都一样。开店铺的都希望进店的人越多越好,进来后都买东西才好,买的东西越多越好,买完之后还会再来买,甚至带更多的人过来买才更好。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逻辑,很多商家把大部分精力和金钱砸在引流上,方法有很多,常规的直通车,钻展,淘宝客,返利网,报活动等等,咱们讨论的刷单也是方法之一,这里面每一项都够研究一阵子的。宝贵的流量来了之后,店铺有没有做好转化这些流量的准备,详情页是否足够激发人的购买欲望,甚至有没有让人看完的欲望。客服是否有专业的产品知识和销售功底。产品是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给了更多的惊喜。店铺是否打消了消费者的购买疑虑。怎样让他们购买之后觉的你这里还不错,下次还会来。怎样让购买过的人主动去帮你把产品推荐给别人,推荐之后又怎样找到你的店铺。总之,一个线下实体店长要考虑的问题都应该考虑到,并且把它应用到自己线上的店铺中去。线上线下其实是相通的,都是在研究消费者得购买心理和购买习惯,然后想办法去满足他们的心理,符合他们的习惯。刚刚提到的那些,每一项都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都可以有创新的思路可以融入进去。优秀案例随处可见,就不列举了,大家到处看文章,听讲座,了解的够多了。现在很多优秀商家都在CRM上做细节文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淘宝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增加消费者与平台的粘合度,而不是店铺。比如你今天在我的店铺买了双鞋子,改天再想买的时候,你想到的是淘宝,而不是我的店铺。即便是你有那么一点点欲望再回原来的店铺购买,打开淘宝以后,淘宝会先给你推荐一大堆其它店铺来诱惑你,比如这家卖的多便宜,那家新款刚上滴,这里有多少人买,那里有多少人点赞。很容易就转移了你的购买路径。所以,怎么增加自己店铺和消费者的粘度,就靠咱们自己想办法了。不要让一波流量来了又走了,再去引流下一波。今天来一波,明天有一部分还回来,再加上你新引进的流量,时间长了,流量就得到了积累。销量自然也会提升上去。所谓保存量,求增量。在流量越来越昂贵的今天,保存量甚至要比增量更重要。
今天是第一次在门别网发表文章,细节的东西就不一一赘述了,只是从大体上梳理下,算作纲领吧。以后会不定期跟大家讨论细节的操作方法,一起探索电商的创富之路,欢迎大家跟我一起侃。简单介绍下,本人做过实体和分销,做过线上,是典型的线下转战线上一族,希望和大家有互补的经验可以交流。现在致力于电商服务方向,偏向返利,比价等平台。今天从刷单入题,也是项目之一,在做一个集刷,推爆和培训为一体的平台,主打诚信度和透明度,尚不知能否成功。
就先聊这么多吧,淘宝零碎的东西太多,很难系统的去表述。写的杂乱无序,各位看官口下留情,还望多提意见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