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随后回应道,股票就是用来买卖的,任何股东,在任何时候,出于任何目的,都有权力处理自己的股票。阿里巴巴为雅虎当年投资阿里而获得的丰厚回报感到高兴,同时这些回报能为今天的雅虎帮上点忙而感到欣慰。
2005年,雅虎与正在高速发展中的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协议。雅虎给予阿里巴巴10亿美元(包括现金及其他形式)的支持。与此同时,雅虎获得阿里巴巴集团39%的股权,35%的投票权,以及阿里巴巴董事会四个席位中的一席。
雅虎前CEO 卡罗尔?巴茨
而在这关键时间点上,2005年合约中所规定的各项条款也即将到期,这令阿里巴巴头疼不已,根据合约规定:
一、从2010年10月开始,雅虎其投票权增加至39%,将成为阿里巴巴真正的第一大股东。
二、雅虎在董事会的席位增至两位,即雅虎和阿里巴巴均可委任两位董事,软银依旧一位。此外,马云只要持有一股,就有权在董事会指派一个董事。
三、“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云不会被辞退”条款到期。届时,阿里巴巴集团第一大股东雅虎,将有机会按照董事会或公司章程辞退马云。(注:2005年部分条款,来源环球网)
据《福布斯》网站报道称,在“雅巴之争”最激烈的几年里,马云曾几次试图从雅虎手中回购股份。但雅虎方面、特别是卡罗尔? 巴茨态度强硬,拒绝出售。
2009年,马云与卡罗尔·巴茨首次会面,双方不欢而散。随后,因支付宝所有权转移问题,阿里巴巴与雅虎公开交锋,掀起一阵舆论风波,马云甚至被质疑“缺乏契约精神”。
2010年5月,在阿里巴巴B2B业务的股东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FO蔡崇信公开表示,“只要雅虎愿意,阿里巴巴愿意回收其所持有的阿里巴巴全部股份”。而巴茨在9月12日再度公开表示,无意出售,将维持阿里巴巴39%的持股不变。
2011年5月,雅虎再度拒绝了马云提出的以35亿美元回购阿里巴巴集团15%股份的要约。
而有意思的是,就在这一年9月,卡罗尔·巴茨突然被雅虎董事会解雇。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卡罗尔·巴茨被解雇与“雅巴之争”有关,但包括针对阿里巴巴的举措在内,巴茨的系列决策都令雅虎董事会感到不满。
路透社当时评论,认为她“两年任期中,雅虎停滞不前,并且和中国合作伙伴阿里巴巴心生嫌隙。”
而另一方面,整体上市的需求,促使阿里巴巴加快回购股份的节奏。
2012年2月,阿里巴巴在港交所B2B业务宣布将私有化退市。在当时就有言论称,阿里巴巴B2B板块从港股退市,就是为回收雅虎股份、提高控制权而做准备。
2012年中旬,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签署协议,允许阿里巴巴集团分阶段回购雅虎所持有的股份。同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与雅虎达成交易协议,以76亿美元的价格回购50%雅虎所持的阿里巴巴股份。
至此,雅虎手中所剩阿里巴巴股份大约20%。据FT报道,雅虎在此次交易中套现63亿美元现金和8亿美元的阿里巴巴优先股,另外还有修订两家公司技术和专利许可协议的5.5亿美元。
马云在宣布完成回购后表示,股份回购计划完成,让公司的股份结构更加健康,也意味着阿里巴巴集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同期,阿里巴巴集团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整体上市。
2014年,阿里赴美上市,雅虎出售4.9%阿里巴巴股份,售后仍持有16.3%。(更多信息详见钛媒体专题:中美史上最大的IPOhttp://www.tmtpost.com/tag/299078/2)
而与扶摇直上的阿里巴巴相反,雅虎则持续踏入下坡路。
2016年7月25日,雅虎将核心互联网资产以48.3亿美元卖给Verizon,一代互联网英雄落幕。
2017年的1月(2017年1月),雅虎宣布公司将转型成为一家投资公司并更名为Altaba Inc。正如上文所言,这一公司的成立即为了让雅虎将手中剩余的阿里巴巴和雅虎日本股份能够利益最大化。
据当时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Altaba一词或许是英文单词“alternative”(词义:备选、替代品)与阿里巴巴公司英文名“Alibaba”的结合体。
2018年6月,Altaba将1亿阿里巴巴股份当做货币进行交易,用来回购自家股票,所持阿里巴巴股份从15%降至约11%。
而本次清盘和解散Altaba,或许意味着原来的旧“雅虎”已经消亡。在本次公布的清算公告中,Altaba方面也表示,该决定是由董事会经与该公司顾问协商决定。他们一致认为,根据计划进行清算和解散是可取的,符合该公司及其股东的最佳利益。
雅虎一次又一次的错失“未来”
Yahoo 一词出自于《格列佛游记》,在小说中,它代表一个在外表和行为举止上都非常野蛮的家伙。Yahoo!的创始人杨致远选择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很喜欢这个词,他觉得自己就是Yahoo。
但在现实世界中,杨致远给人的印象却是老好人,优柔寡断当断不断,这也成了雅虎命运的写照。
1994年,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创立雅虎,在资本的助力下,短短两年时间就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上市第一天市值就达到了5亿美元,而雅虎1995年的营业额也不过130万美元,实际亏损63万美元,直到1996年底,才赚了9万美元。
到了1999年,雅虎的用户已经超过1亿,被当做整个互联网的门户,远远甩开其他竞争对手。 2000年,雅虎的市值一度高达1250亿美元。
这也是雅虎最意气风发的时刻,之后它们开始一次又一次错失“未来”。
早在1998年,两位斯坦福博士搞了一个叫“BackRub(网络爬虫)”的研究项目,想要作价100万美元出售给雅虎,这就是Google 的雏形,但被拒绝了。虽然拒绝了收购,但雅虎却在搜索方面与谷歌合作,结果在搜索业务的浪潮之中,雅虎拿大把的业务壮大了谷歌。
直到2002年,雅虎幡然醒悟,一度出价近30亿美元收购 Google,这次它被后者拒绝了。谈判的主动权掌握在了布林和佩奇手上,他们要价50亿美元,雅虎最终选择了放弃。
两年后,Google 成功 IPO 上市,雅虎发现自己已经从搜索市场的领军者变成了蹒跚的落伍者、追赶者。
2006年夏,雅虎报价10亿美元收购Facebook,Facebook的投资者和大部分高管都愿意出售。不过,扎克伯格认为公司的价值高于10亿美元。稍后不久,雅虎将报价下调至8.5亿美元。Facebook董事会当时只花10分钟考虑就拒绝了。
2006年秋,雅虎提出愿意出10亿美元甚至更高的价格进行收购,但由于当时Facebook已经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就连一些急于变现的投资者也不愿再出售公司。
在错失Google和Facebook后,紧抱广告业务的雅虎也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中迷失了方向。
到了2008年,雅虎反过来成了被收购的对象。
2008年2月,微软发起了对雅虎高达446亿美元的现金及股票收购邀约,考虑过和 Google、新闻集团的合并可能性之后,在时任公司 CEO 的杨致远的坚决反对下,雅虎还是拒绝了微软的收购。
在微软报价的每股33美元收购价之后近300天,雅虎的股价跌到了只有不到9美元。
到了2016年,雅虎作为一家独立运营的公司走到了尽头。
美国通讯巨头Verizon 以48.3亿美元的现金收购雅虎核心的互联网资产。该价格包括雅虎的核心互联网业务以及一些房地产资产,但不包括雅虎日本股权、阿里巴巴股权,和雅虎非核心专利。
48亿美元的出售价格相比微软给出的价位已十不剩一,相比其曾经最高市值也仅是个零头。
现在,手握阿里巴巴股票的雅虎早已更名Altaba Inc,转型成了一家投资公司,Altaba的投资目标也成了如何能够在避免缴纳巨额税款的情况下对所持阿里巴巴和雅虎日本股份进行变现。
而阿里巴巴的这份股票曾经一直是雅虎重塑未来的希望所在。
内容违规投诉举报请联系在线客服QQ:278336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