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如今的淘宝是千人千面,像免费流量,包括搜索和首页流量,都是根据千人千面来细分流量,也就是把买家的搜索,收藏,浏览,购买等行为进行标记,然后根据这些去给买家推荐宝贝,首先,如我标题所说,2019,精准流量愈发重要,当人、产品、店铺的标签都相近时,流量自然就到你那了。
一、人群标签
1.买家标签。每一个买家都是独一无二的,一般来说,大概由这几部分构成。
账号标签:通过你的淘宝账号注册信息可以得到你的性别,年龄,地域等
购物意图/喜好:淘宝会分析你购物记录,可以得到你的消费层级,偏好,喜欢什么类目笔单价,什么款式产品。
浏览行为:这个是淘宝实时推送,比如我看了家电,他就会给我推送家电产品,目前它还只停留在分析数据上,并不知道我真实的购物意图,这点以后应该会继续改善。通过你的浏览习惯,痕迹,也会给你打上标签。
总之,通过这些维度,构成了一个买家基本的标签,而人群就是有同种标签的买家的集合!我们可以操作的,能触发首页流量的方法逻辑,凡是带有标签的活动、操作,都可能。直通车定向,钻展,淘金币等等。简单解读一下,当大量带有精准人群标签的访客访问店铺或者产品,就有可能触发首页流量。
2.店铺标签。主要是性别,年龄,地域,消费层级,店铺标签怎么来?当店铺有一定访客和销量积累之后,淘宝就会根据买家标签给你店铺打上各种标签。
大部分店铺,除了个别标品,或者低客单价产品店铺。都是需要精准流量的,不要看展现那么多,但是点击率很低,转化率更差。精准流量的价值会越来越重要。
3.产品标签。一个道理。也是和买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这里分享一个比较常用的偷人群标签的玩法,如果你是新品,找同行标签很精准的店铺,进店深度浏览,就会带有此类标签,再到你店铺购买,慢慢的你产品就会打上很精准的标签。当带有买家标签的访客在搜索相关产品的时候,系统会优先推送展示符合买家购买需求的,带有相应产品标签的产品。
4.行业标签。行业标签就是放在整个市场下来看,可能和你店铺标签有所出入,如果新店你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人群的话,是你可以参考的一个标准。那么为什么很多店铺、产品标签不准?
原因有很多:店铺产品太多太杂,刷单,淘宝客,高客单价产品参加低价促销活动等等。打乱标签很容易,拉精准就不容易了。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调整人群:首先要定位好自己的客户人群,参加适合的活动。通过直通车拉人群也是一个常用方法。用直通车选出正确精准的人群标签,溢价。当店铺大多数访客都是精准人群之后,店铺标签自然而然就调整了过来!
二、直通车人群
下面就说说如何用直通车调整人群,直通车里出现人群的地方有两块。
1.标准计划里的精选人群
2.定向计划里的投放人群
标准计划的精选人群,分五个部分,淘宝首页潜力人群,店铺定制人群,淘宝优质人群,大促活动人群,自定义人群。前四个是系统人群,最后一个是自定义人群。
定向计划里的投放人群。分两个部分,访客定向,购物意图定向。那么问题来了,怎么选择?怎么调整?
1.经验
*系统人群的获取能力要比自定义强,所以要测自定义人群先不要开系统人群,或者溢价调低。
*自定义人群包,通常是3个部分,性别,年龄,月均消费额度。通常我们是两两组合,即二级人群标签。既保证精准,也有一定覆盖人数。
*如果没有流量积累,购物意图定向前期可能没有人群包。
人群溢价。产品吃不吃人群,就看人群展现占总展现的比列,超过90%,说明产品吃人群,就要高溢价。如果占比不大,从低溢价开始即可。
2. 测试
具体哪个人群包表现好,哪个不好——测试!不测试你永远不知道适合你店铺更精细的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