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按了“加速键”的淘宝该如何生存
没有效率的增长,就是加速自杀!
这两句关于电商的话,我一直铭记于心
有次和两个大佬聊天,一个年销售2个多亿,一个年销售额4个多亿,在我的闲谈的时候,年销售4个多亿的商家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句是他们产品的毛利率在50%以上,另外一句是,他去年公司没赚钱。
当时,我其实是比较惊讶的,原因是他的毛利率其实足够高了,就问他为什么没赚到钱?
他说有一个客观的原因,是去年淘宝要求他们做o2o体验馆,在全国几个城市开实体店,这个花了他们2000多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几百个员工的工资,和推广费用的居高不下,吃掉了他们大部分利润。
很讽刺的一个结果,最早大家做网店的原因是成本和效率,而现在网店不赚钱的原因,却也是成本和效率。
这两个top卖家的老板一起感慨,说电商最赚钱的阶段,反而是夫妻店的时候,一个公司十几二十人,年销售两三千万,那时候活的最舒坦,再大就越来越累,还赚不到钱。
我们在聊这些的时候,我脑海里反复的浮现一句话,就是阿里巴巴之前ceo卫哲写的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没有效率的增长,就是加速自杀”
为什么夫妻店的淘宝阶段,是最赚钱的?
原因,每个企业在创业期间,往往是效率最高的阶段,夫妻两个事必躬亲,一个人身兼数职,一个事一个人把它全部做完,没有大公司的交接成本,沟通成本,员工都在夫妻两个人的视线下,也不需要什么复杂的绩效考虑。
我之前的书里,也讲过一个案例,说马云要求,阿里巴巴每增加一个人,阿里巴巴的年销售额增加一个亿,而阿里巴巴当时3万多个员工,阿里巴巴年销售额3万多个亿,基本做到了马云的要求。
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大公司之所以伟大,并不仅仅是它现在的规模或者财富,而是它的组织架构,它用它提供的资源去“赋能”,把大公司变成n多创业型的小组织,可以让每个人进来,都比原来的单个人效率更高,这才是大公司的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点。
可惜的是,我们看到很多草根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做的第一个错误选择就是,“没有大公司的命,先得了大公司的病”,把每个要做的岗位先布局上人,把岗位职责定的非常的清晰,美工就只做和视觉相关的事情,其它一概不管。
最后的结果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最后要交接到几个岗位,效率反而更低了。
如果一个公司,一直能保持创业公司的心态,每个人都像夫妻店的时候的做事效率,并且有针对性的去用利润除以人数,去计算人效,那么这个公司再进来人,也会是这样的做事效率;但是,一旦一个公司,有了大公司心态,每个人只做“分内之事”,那么这个公司接下来的增长,就只能是慢性自杀。
综上所述,一个淘宝或者天猫店铺,现在年销售额或者有多少人的团队,这些东西的都是虚的表象;真正的有价值的是,你如何通过你的组织架构或者你的方法,把你的公司拆分成一个一个小创业组织,来实现“可复制的极致人效”,就是你只要增加人手,你的公司销售利润一定会对应着增加,只有做到这点,才是一个真正值得为之奋斗的创业公司。
创业公司,可以通过自己的组织架构创新和文化,来实现员工的“极致人效”;而很多的大公司,到目前实现效率提升,除了靠极致人效之外,其实更依赖的是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
其实到目前为止,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突破,我能感受到整个世界的变化,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加速”,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被按了加速键,本来你一辈子只能体验过一次的心动,现在可能能体验十几次。
以前的爱情,是一个人爱一辈子,因为能遇到的人有限,遇到情投意合的人更少,所以爱一个人,爱一生;但是现在,社交软件让我们每天都可以遇到大量的人,所以现在爱情被社交软件公司按了加速键,就好像现实是,我们现在一辈子能体验的心动,是长辈的几倍。
就比如赌博容易上瘾的原因,就是因为每一把牌局,都是一次缩略的人生,赌博把人生给加速了;而现在成功的互联网的公司的核心,就是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和大数据,频繁的让用户感受到刺激,以至于上瘾。
现在的今日头条火,不是因为它的内容量,而是因为它比之前的报纸,新浪,更加有“效率”,只推送我喜欢看的内容,频繁的刺激;现在抖音火,也不是因为它的视频内容,而是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千人千面,不需要我们花很多的时间,去视频网站,找自己喜欢的视频了,它帮你把你喜欢的视频都找出来了。
再比如,现在的手机淘宝,它基于机器学习最终想要实现的结果,就是提升效率,把海量的商品当中,基于你的行为和标签的机器学习之后,算出来你最可能喜欢的宝贝,呈现在你面前。
最后的结果是,就像爱情一样,之前你一辈子只能遇到一个人,只能爱一个人,现在淘宝的技术可以看到更多让你心动的产品,频繁刺激你的神经,挑战你的购买欲。
综上所述,最能提升效率的方法,是大数据基础上的机器学习技术;
腾讯股价下降的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家诟病腾讯虽然掌握大流量入口,但是在机器学习技术上的低投入,带给用户显而易见的结果是,朋友圈广告内容的推送上,不是很精准,所以呢,现在腾讯调整组织架构,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来提升效率;
但是呢,我们这种创业型的小公司,因为手上没有大量的数据,所以靠人工智能来提升效率这事,我们做不到,可是既然机器学习已经被证明是一条正确的路,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大公司的思维,去创新我们淘宝公司的组织架构,来提高我们员工的人效。
在看到我的这些建议后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或启发,还请赞、转发。
感谢你的关注和支持。
如果你是淘宝卖家,可以联系我一起学习、交流、探讨;私信我回复“学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