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90年的苏宁,以经销空调业务起家,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单一空调专营到综合电器连锁,再到互联网转型,以及到现在的智慧零售,苏宁如今已成为中国的零售巨头。
图片来源:苏宁易购供图 2月12日,在团拜会上,张近东释放的第一个重磅消息就是: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有限公司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
公开资料显示,万达百货在全国的37家门店大都位于一、二线城市的CBD或市中心区域,会员数量超400万人。
收购的目的非常明确,“构建全场景智慧零售生态系统”。
通俗的解释是:从线上到线下,从城市到乡镇全覆盖,为用户搭起随时可见、随时可触的智慧零售场景,满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服务的需求。
为实现这一目标,张近东将2019年开店目标定为15000家。
以365天计,一天就要开店41家。
当然,15000家,并非每个都是苏宁广场级别的shopping mall。
按照规划,苏宁坚持“两大两小多专”的发展策略,并分解成为“大店战略、小店战略、专业店战略”三大战略。
大店如苏宁广场和苏宁易购广场,成为人们吃喝玩乐场景化消费的载体;小店则是物流网络的毛细节点,强调精细化运营贴近用户;专业店如苏宁极物、红孩子等,要实现品牌服务的转化。
苏宁零售时尚百货集团总裁龚震宇接受采访表示,收购万达百货,是苏宁业态融合创新的全新探索。苏宁原有的业态、资源,都可以与百货进行模块化对接,交互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创新的前沿业态,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体验。
京东的人才渴求
不止是苏宁,京东也在为长远谋划。
春节刚过,京东大手笔在海淀买了一栋楼。
出手买下翠宫饭店的是京东旗下公司——京东尚科。巧合的是,京东尚科注册地正在这栋楼的8层。有网友调侃,这是典型的“租客”收购了“房东”。
总部在亦庄的京东,为何要在海淀买栋楼?京东官方有两个回应版本,指向同一个目的:人才。
京东副总裁宋旸在社交媒体称,“不是开酒店,也不是为了开发布会,就是用做办公场地,目前在北辰的部分研发兄弟会搬过去,在西边安置办公场所也更方便吸纳研发人才,各路大牛欢迎踊跃投简历!”
另一个京东集团的回应称,收购翠宫饭店基于长远布局和发展,未来该项目将改造成以科技研发、商务办公为主,成为京东集团在海淀区产业发展的载体空间。
也就是说,翠宫饭店将成为京东在海淀的重要科研、办公场所。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截图 相较于亦庄的京东总部,翠宫饭店位于海淀区,在北三环与北四环之间,靠近中关村,周围高校、科技企业众多,在地理位置、区位上优势更明显。
海淀区,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地。
2018年,海淀区平均每天诞生50家科技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历史性突破1万家;独角兽企业达40家,仅次于硅谷地区,占全国超过两成。
翠宫饭店见证了中关村第一波创业潮的涌起。小米的雷军、暴风的冯鑫、360的周鸿祎都曾在此留下过一段创业日子。这里也是不少科技创新企业举行发布会的地点。
而另一层需要联想才能感受到的深意是,翠宫饭店大约在今日头条和腾讯两者中间位置,两头相距均不过几百米,如此一来,京东、今日头条与腾讯三家在海淀知春路上,已成鼎足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