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篇】中国零售业态的发展简史
引言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1年又过去了,希望《大王真的电商营销课》在这一年,给你带来了飞跃性的提升。
老规矩,春节给你带来了特别篇,这也是春节前的最后一期,给你做个预告,春节期间的停更会延续到2月18日,在这期间,我将录制一个重磅产品,会在春节后发布,相信会对你的店铺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今天特别篇,我们要讨论一个高大上的话题《中国零售业态的发展简史》。
2. 要理解零售发展史,我们需要一个基础视角:就是消费者对零售业态的需求。
3. 其实在最早,一个消费者要去某个地方买东西,无非就是有三个需求,第一个需求是廉价,就是想买便宜;第二个需求是便利,就是想买个方便;第三个需求是多选,就是想要非常多的品类选择。
4. 由于1.0时代受制于规模经济和追求盈利的制约,零售业态的设计不得不对其所满足的用户需求进行取舍,所以那时候的零售,只能在这三个需求里满足其中一个,就是说不可能在每个用户家的楼下都建一个廉价百货商店,即使到现在也不太现实。
5. 1.0时代的传统业态形式主要是杂货店、批发市场以及百货商店,这三种业态模式只能占住“零售三角”需求中的其中一个需求。
6. 当年的杂货店,满足的是我们便利的需求,当时在小区门口,弄堂里的小卖部,很多都是邻居自己开的,即使他卖的比较贵,你也不会去计较价格,因为也是图个方便。
7. 批发市场满足的是我们对廉价的需求,因为需要更便宜的东西,所以会去批发市场批发。
8. 百货商场满足的是多选的需求,你想要更多选择,你不在乎价格,也不在乎便利,可能会坐很远车,去百货商店买年货。
9. 在1.0传统零售时代的信息化水平也是比较差的,都是手工记账,都是信息孤岛,只有自己能记住自己的帐,跟别人是没有关系的。
10. 供应链水平也是比较低的,基本上是以产定销,然后需要层层分销,需要各种省级代理,市级代理,区级代理,和一大堆批发商,形成代理权垄断,然后整体的经济效率运转比较低效,库存风险也大,因为那时候的物流很慢,整个库存周转率也很大。
11. 后来,最老的零售商升级到了2.0现代零售时代,请注意,这是在电商的前期,那时,零售业也经历了一次飞跃性的变化,业态从之前的小卖部、批发市场、百货商店,升级到了品类店、连锁折扣和电视销售。
12. 这些新形态的零售商,试图占住“零售三角”的一条边,也就是占住“零售三角”中的两个需求点,那时候商品化、信息化和供应链也开始进入成长阶段了。
13. 什么叫能满足两个需求?
前面说了,一个顾客对于零售商的希望是,满足廉价、便利和多选三个基础需求。
14. 品类店,就是像大型超市沃尔玛,卖衣服类的Zara/优衣库,卖家电的苏宁,卖家具的IKEA,这些能满足零售三角需求中的两个。
15. 折扣连锁,满足的是便利和廉价的需求,类似名创优品的10元店。
16. 电视购物时可以不停的换台,这是满足多选需求;打个电话,可以直接送货到家,这是满足了便利需求。
电视购物到现在都很火爆,是现在40-60岁中老年人比较偏爱的购物方式。
17. 当年的杂货店现在正向便利店开始迭代,如果你是在一线城市,很少能看到以前弄堂门口的杂货店,现在都是全家、7-11等便利店。
18. 便利店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拓展品类,以前杂货店满足的是便利需求,而现在的便利店在满足便利的需求上还满足了多选需求,以前小区门口的杂货店里大概只有200-300个SKU,现在一家便利店至少有2000-3000个SKU,而且不同地区的便利店还有不同的产品。
19. 据统计,全家的每家店铺里80%的产品是一样的,还有20%会根据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段,投放不同的产品。
如果是外国人比较密集的区域,会放很多进口产品,如果小区附近整体消费水平比较低端,就会投放比较便宜的东西。
20. 1.0传统零售的批发市场正在向“奥特莱斯”迭代,批发市场满足的是对廉价的需求,但是品类并不多,而且有拿货门槛,但是,奥特莱斯既满足了廉价需求,又满足了多选需求。
21. 1.0传统零售的百货商店在向“Shopping Mall”迭代,现在的Shopping Mall里品类丰富,而且现在很多Shopping Mall里的东西并不贵,所以,从百货商店的多选开始往廉价迭代。
22. 2.0现代零售时代的信息化水平也很高,像IT技术,零售商,供应商,管理性的盘点,包括供应链水平也很高,他的产销制衡,高速公路的快速运转等都发展的很好。
23. 10年前,零售业快速进入了3.0的电商零售时代,这是零售业的第二次飞跃,业态形式有像淘宝的电商平台,有像聚美优品的垂直电商平台,还有微商平台。
电商最厉害的是,试图占住整个“零售三角”,整个商品化,信息化和供应链水平已经登峰造极。
24. 电商零售模式同时满足了多选、廉价和便利,不管是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亚马逊都满足了这三个需求。
其实京东的广告语很接地气,叫做“多、快、好、省”,只要是做电商的,都会满足其中几个,但是很难全部满足。
25. 并且,商品化水平也非常高,现在已经是爆款时代,供大于求,大流量的网红产品有一大堆,产品丰富度极其大。
26. 信息化水平也很高,现在生意参谋已经能做到实时数据的监测,动态库存是全网调度, ERP能接入所有电商平台。
27. 供应链水平也很高,都是以销定产,现在很多女装店都是先卖再生产的,整个销售中的层级也几乎没了,很多是厂家直接销售,整体的货运流转速度也非常快。
28.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电商零售是否已是零售发展的穹顶了?
29. 在电商里还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的,首先,现在电商的业态已经是性能过剩了,其次,非标的商品和服务接入很难,就是说很难在电商里体验服务,第三是缺少场景体验和线下环境。
30. 阿里巴巴在2年前提出了“新零售”概念,新零售是整个零售业重构的试错努力,总的来讲,它是从底层推倒重建了之前说的“零售三角”。
31. 旧“零售三角”满足的是多选、廉价、便利三个需求,但是,现在的电商显然已经“性能过剩”,都在逼近极限点。
32.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便利,现在京东/盒马已经能做到30分钟到家;再说廉价,再便宜下去就差没直接送了;最后说多选,淘宝上有几十亿的SKU,足够选了,所以现在多选不再是需求,而是一种痛苦。
33. 新“零售三角”是将原来的多选、廉价、便利,重构为优选、优惠、体验,但是基础逻辑是不变的。
34. 廉价是有穷尽的,所以消费者不再充分比价,或者说无力充分比价,所以廉价已经升级成优惠,优惠即产生流量红利,只要是用户需要的。
35. 多选本身也是无止境的,所以真实的需求是在特点的品类中“多选一”,购买理由的更迭。
36. 举例,盒马生鲜大致有6000个SKU,商超大概有2万个SKU,实质品类数相似,但是盒马的坪效完全领先,所以说明了增加新消费品牌的商品,内容驱动,自带流量,新消费品牌重建了购买理由,实现了重新定价。
37. 便利是距离近,人找货的模式。
现在的模式是“到家”,也就是货找人。
还有一个“到店”体验,是为了找刺激。
38. 现在日用百货也能30分钟送到家,完全超过了京东的配送速度,像盒马的现买、现做、现吃,已经足够给你到店的理由了。
39. 为什么淘宝在电商如日中天的时候提出了新零售?
因为电商已经到达极限点了,未来一定是走下坡路的,所以必须把线下的体验囊括进来。
40. 现在淘宝也在经历2.0零售时代的境地,淘宝的模式和沃尔玛的模式是相同的,如果要把产品放在沃尔玛,就会被收取促销费、上架费等费用,而且费用会越来越贵,就会造成慢性自杀的局面,因为位置就是流量,久而久之,位置就会变成大品牌的游戏。
41. 时间长了,大品牌会在这些位置上放高毛利的产品,就好比原来放20元/袋的大米就能赚回来,现在需要放200元/袋的大米。
42. 淘宝天猫也一样,就像直通车钻展,位置就是流量,你要买的是直通车展位,钻展的坑位,未来,大品牌也将承受不起高昂的费用,会投放高毛利的产品。
43. 在电商大淘宝体系里,接近80%的交易额属于20万头部商家,淘宝1000万中小商家瓜分剩下的20%,所有的流量和交易,都集中在了头部。
如果是大品牌,可以去烧钱做天猫、京东,但是中小商家,基本无法单纯的靠流量获利。
44. 是的,电商早已经从获取流量的战争,升级到打造流量池,获取终身客户的战争,如果你的获客成本是200元,而你却只卖他一次东西,你好意思吗?
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获取一个客户,卖他10次,卖他100次,卖他一辈子!
在新的一年,我们要关注的,不再是你今天来了多少访客,还是你留存住了多少顾客,让这些顾客,成为你的用户,成为你的粉丝。
淘宝店,最终还是淘宝的,只有留存下来的忠诚顾客,才是你的终身财富。
今年的大王真的电商营销课就到这里,祝你新年快乐,猪年大吉,我们明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