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本文适合新手小白观看,大佬让路哈,也适合那些小卖家。
很多人现在还处于想做淘宝但是一是担心竞争大,再就是担心赚不到钱,犹犹豫豫,可能这一犹豫一年又过去了,到了第二年不但还没想好,市场又变了,不是你一年前那个样子了,更加让你无从下手,当然了,大梦写这个也不是要劝你一定要来做淘宝,毕竟平台有很多,能不能抓住机会就看你了,最近接触很多商家,有之前合作过的,也有刚来咨询问题的,大梦只想感叹一句,物是人非啊,现在行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曾经top5卖家改行不做店铺了,n多店铺主攻拼多多了,还有人改行去做线下了,市场变化的太快,去年年初还没有感觉到拼多多的冲击,今年真真感觉不一样了!大梦是从19年感受到拼多多的魅力,那时候七天从0访客到2000访客(没烧钱),这放在淘宝是想都不敢想了,市场变化咱们暂且先说这些,不管你想做哪个平台,都可以来看看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能帮到你,这个店铺是大梦自己操作的淘宝C店,所以就按淘系内容来讲了,别的平台对号入座吧。
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工厂,没有自己的实体店铺,那么选品就是你最先开始的第一步了,
首先就来说选行业选品,行业这个大梦其实帮不了你太多,你可以从你感兴趣的行业,或者你曾经经历过的东西去入手,家里有厂、有自己实体店铺或者当地有特色产业的,那你还是算有点优势,啥都没有那也只能从一些平台来进货了,比如1688...
大部分人选择1688都是这么一个想法,先选好产品,然后开始上架,最开始呢先代发,然后有量了自己可以进货,然后量再大了就找代工了,可是往往第一步上架就劝退了60%的人,然后代发劝退了30%+,有5%能走到代工就很不容易了!
为什么上架产品就劝退了60%的人,当你在1688找到一家你觉得很好,价格也可以的店铺,满心欢喜上架了,结果一搜索发现起码几页十几页同款产品,而且价格比你低的多了去了,而且那个价格可能对你来说并没有什么利润或者是亏的,这就立马让你打起了退堂鼓,这没法玩啊!当然肯定会有一些人还是硬着头皮试试吧,毕竟十几页的产品卖家都是这么想的。这就是今天大梦和你说的第一点,选对商家和产品很重要。你一个刚开始的店铺,在1688那里真没有多少话语权,还有很多人一开始想找一些客单价低的产品,觉的即使亏了也压不了多少钱,但是这样的产品不但利润低,而且推广成本一点不少!好吧,又说远了,先看看1688上面的店铺,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义乌,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不在义乌,那么你能找到的东西都是别人玩剩下的,很多新鲜的东西永远是落后于线下,等你发现的时候,别人已经做的很好了,所以不要局限于义乌,并不适合所有人,最主要的注意区分店铺的性质,有的是生产厂家,这一般都是有自己工厂,注意看标志,当然也有一些也是没有自己工厂的,做好甄别,有的商贸型,这种一般都是拿货进来卖的二道贩子,中间还吃你一口,你要问他工厂地址在哪,支支吾吾不告诉你的一般都是有问题的

上面的牛头就是实力商家,交易勋章类似淘宝店铺的信誉,经营模式就是生产厂家,有假的,一定要再去搜索一下。

这个就是经销批发的,有的店铺价格也没那么贵。
不过呢你要觉得价格可以,没多少人在卖也可以去铺货。光看店铺认证资质还不够,最主要通过企查查或者百度去看他们的企业信息,包括招聘启事,都是能去挖掘的。
当然很多人说,从1688铺货还想赚钱?可别天真了,接下来就是被劝退的那30%+,不但觉得利润低,还觉得处处被卡,一般正常的工厂型店铺都有自己的天猫或者淘宝,他们成本肯定比你低,而且快递费也是便宜,在你身上不但赚你成本钱,还赚你快递费钱,所以算下来利润确实不怎么好看,而且发货时效上也不敢保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头,任何一个地方没跟上就可能要差好多出去,所以这一下那30多的人也放弃了。
前期选择产品和行业的时候要注意这几点,先要做竞争分析,然后就是产品分析。
先说为什么做竞争分析,竞争(competition)是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这个富有新引力的目标在各位店长眼中那也不是别的,肯定就是钱了,谁开店不是为了赚钱呢,你可别说你开店就是为了公益,那你大可直接捐款,不必费此周折,所以说呢,你看只要有竞争,那自然避免不了争斗,那肯定就会有利益冲突。
当你用竞争思维去分析的时候,你就会着眼于整个行业,而不是单单看到头部商家,这样更能顾全大局。假如单单只做竞品分析,很多人只看到头部商家,忽视了最应该关注的店铺,人家头部商家的玩法你想象不到,资本家的世界。
至于如何分析,简单说几点:
我今天大概总结了几点:
1、行业所处竞争阶段
是红海还是蓝海,是不是还有市场可以细分,是不是还有很大发展前景。
2、产品主要竞争高地
看行业主要在什么地方进行竞争,是产品研发还是推光渠道上。
3、头部企业梳理
头部企业虽然遥不可及,但还是要紧紧盯着,因为他们基本上就是这个行业的风向标,对你未来有很大的启发。
4、核心竞争者分析
这才是你最应该去研究的,看在你能力范围内能企及的高度,要合乎常理,就是奔着这个目标前进的,通过搜索,通过生意参谋去挖掘,制定标杆店铺。
5、主要推广渠道
站内推广还是站外,直播还是搜索。
6、学会往后看,看背后追赶者
在你进步的同时也会有别人把你作为目标去冲刺。
这是关于竞争分析的,然后就是关于产品的,建议关注下面几点:
产品的可持续性
不光看是不是季节性产品,还要关注到是不是一次性热度产品,就是最近突然被某一事物带火了,但是其本身支撑不了他走多久,热度很快散去,这种的也只能是当下,没有的也就错过了。
产品质量
一定要买一些产品自己回来感受,东西不好哪怕再便宜也不可以,走不长远,售后也不会让你赚到钱,产品质量为王,现在不是不舍得花钱,是怕花了钱还买不到心仪的产品。
产品实用性是否强?
图片和详情做的是不是完善,自己有没有发挥的空间?
产品是否能引起情感共鸣?
是否还有狭缝市场?还能不能挖掘?
等等等…
今天咱们就主要说的是如何才能从这个大家都知道的方法里面脱颖而出,究竟还能不能赚到钱!大梦一直就不是个有钱人,也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去投,不管给别人做还是给自己做都是小心为主,花钱比较谨慎,我短时间内的目标是能持续的盈利,比较注重稳扎稳打,不太适合冒险,再加上一个C店,想从0做到很大也几乎是不大可能了。
我选这家店的原因基本上就是上面说的那些,第一,店铺算比较新,销量没有很高,但是呢通过企查查以及百度可以查到企业信息以及一些企业的项目,还是能够查到企业规模,和店铺资质也能对上,淘宝上的同质化没有那么严重,这个行业也是这几年涨势比较明显的,而且是常年都有需求的,所以就想先试一下这个吧。
前期选好产品,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标题全部自己查的来做,主图和1688店做了区分,关于标题我一般都是这么来做,因为一个产品进来多少搜索流量和标题的关系的关系很大,覆盖关键词的数量,以及所包含关键词竞品的竞争力,还有就是覆盖的关键词的搜索指数,都是要顾虑的,所以查关键词一定要有一个主词,比如女士的连衣裙,最大的词肯定就是连衣裙了,通过去搜索连衣裙这个词去扩展,什么碎花什么韩版什么ins都是,然后看组合起来的词的指数,这个都是通过市场洞察来看,这个大梦还是觉得很好用的,标准版就可以,不光能看行业,还能监控竞品,想做好的还是推荐买一下。对市场动态还有竞品的动态都能掌握一些,

这个就是搜索排行,里面是近期搜索比较热门的,还有一些长尾词,修饰词等,可以去看一下,起产品标题的时候也可以来搜索用。

这个搜索分析比较厉害,不光看自己类目,别人类目可以查询,所以啊还是推荐购买一个标准版。
然后找出来之后再去进行组合,30个字填满,不要有重复词,主要就是找词,只要找出来足够多的词去拆分组合就可以了,没有那么难,也没有什么高深的技巧,甚至有的店铺都不需要起多好的标题。
接下来就是去真正操作店铺了,这个新上架产品和大家一样,都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破零,当然这个又和大家想法一样,都是成年人,大家都懂,毕竟我这是一个刚注册的新店上的新产品,老客户是0!当我有销量之后,我立马就上车了,不是为了交保护费,而是我要测款啊,这也是另一个重点,你上架产品归上架,能不能做又是另一回事,所以这个测款就是来确定咱们的主图款式,前期肯定也有走的弯路,比如看着产品挺好,做起来了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所以该花的钱还是要花,也别怕,当产品推起来之后,主要先看收藏加购数据,开始感觉有几个挺好的产品,然后就重点做了一下基础销量和评价。前期上架产品你可以先上个10+,然后定时每周或者每天上新一些,让系统也知道你是用心在做,还有一点就是如果测试的不好,也可以立马换下一家,当然该坚持还是要坚持一下的。
正常的话在三四天左右就会有搜索流量进来了,如果一周以内正常搜索流量能到几十,说明这些产品还是有希望的,如果这点流量都没有建议还是考虑考虑换换款或者是产品,当然也要注意你的操作上有没有问题,前期吗就是不断容错试错的时间。为什么三四天左右才会有比较明显的增长,正常一笔销量,刚成交是不给你记100%的,成交-发货-揽收-运输时间-签收-确认收货-评价-回评,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交易流程,最快也得两三天时间。
大梦这个前期也不是一帆风顺,前期选的几个产品算是这个类目里面的半标品,操作四五天有不错的流量进来,但是真实转化比较少,反而另外一种的产品正常开卖了,所以立马转方向去主推这一类的,这类型的算是标品了,我大概选择了二三十款,每一个都去推广,做抢位,然后就是破零做评价,这个咱们也不藏着掖着,前期不去做基本上评价是很难获得的,现在人太懒,10个里面有2个能给你主动评价就很不错了。但是呢,大梦也仅限于这几个基础销量和评价,有了之后立马停。关于直通车的玩法,篇幅可能会比较长,打算下一篇文章再分享,今天可能重点是教你先选产品以及开始的准备工作,还有我大体的一个操作思路。
这样的话,既然直通车开起来了,销量和评价都来了,然后免费流量也涨起来了,自然开始卖了之后就很容易去决定哪个产品好,哪个不好了,必要的主推款还是要去选择一下,选择好了之后基本上店铺的一个基调就出来了,大梦是想做动销类型的店铺,就是不去做大爆款,大部分产品都去做,以量取胜,这种有利也有弊,就是未来备货之后,对库存把握上是一个难点,因为你不知道哪一个产品突然就卖的好起来,备货不及时,有利的地方是不会押宝一个产品,哪天这个产品热度下去了,还有别的产品可以支撑着店铺运营下去,不会太棘手,而你也可以大体考虑一下你想做什么类型的店铺。
对于单量有这么一个规律,从开始的一天三五单,逐步稳定到10单,然后20单,然后30单,然后50单-80单------每一个都是有一个过程,而这个突破点就是每一次的活动,当时是618之后做的店了,618没有赶上,赶上的活动是新势力周,然后造物节然后99然后国庆然后双十一双十二年货节,不打烊等等,基本上每一次活动之后的提升幅度很大,加入这次活动我卖到了20单,那么接下来可能日均就是20+了,这个在很多店铺上都得到过验证。因为从开始做了几单之后后面就没有再s了,所以慢慢的就更不敢刷了,所以我一直也没敢进行我的猜想,为什么活动之后会涨呢,主要原因就是活动期间转化率特别高,uv价值高,那么咱们人为的来给他造一个节呢,造的节数据都跟上,那会不会更能提升呢?
所以为什么说活动时候一定要配合,不管你优惠力度怎么样,活动氛围一定要能跟上,这样对你的转化率也是很大的帮助,真的不会吃亏。我觉得关于活动这个咱们也可以单独安排一篇,这个记下了,后面来安排。
还有供应链上的配合也是比较重要一点,前期大梦也是让代发的,结果就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不是这个没货就是那个没货,眼瞅着卖出去了发不出去退款了,前期每卖一单都无比珍惜,退款更是心疼了,当时也是自嘲,可能工厂觉得我们比较有潜力,想扼杀在摇篮里,毕竟当时全网铺他们货的都没怎么卖出去。所以后来当每天十几二十单的时候就进货了,先少进了一些,进回来之后也是有各种问题,今天这个款卖的好,明天那个款,因为咱也不是专业供应链出身,这个着实也下了一番功夫,卖光的比想象中的快,当然补货当然不能是卖光了才补,在差不多的时候进货,当时给的优惠活动满多少钱,10送2,这样成本一下降低了很多,其实这成本还是很高,我对这个类目生产成本还算是了解一些,不过现在也没办法,所以啊你在阿里巴巴的代发价也好进货价也好都有很大空间可谈,这在你量起来之后都是可以去谈的,也可以去工厂看一下代工成本,有个底气。
好了最后说一下盈利情况,具体的我就不给你细算了,累计亏损2个月,也不多,大概亏了几万块钱,第三个月盈利,第四个月回本,而往往大部分人都停留在第一个月。对于亏钱这种事,前期亏太正常了,但是还能不能坚持要看几点,一是店铺数据有没有提升,有没有值得继续去投的必要,二是我经济实力乃至我心里能不能继续承受。这东西不能赌,不能说我已经持续亏了一两个月了,不盈利不说,店铺一团糟,要销量没销量,要流量没流量,那没有用,不是说你再赌一个月就能赌赢的事,运气好你回本了,运气不好又搭进去了,自己做生意不能靠赌来决定,数据说话,我为什么能亏一两个月还继续做,因为我能看到希望,我对数据充满信心。还有的店铺,累计亏损了几百万,但还是在做,因为人家觉得能看到希望,而且经济实力允许,人家有别的盈利店铺来供给,所以这个事情要多方面去考虑。
插一下店铺数据,认证一下:

说实话就咱这经济条件,着实没有1个月或者3个月上500w月销的实力,单从进货模式来讲,个人基本还算满意,算完成第一阶段目标,接下来才是重点。从上面数据也就能体现这几个月的任务,7月和8月亏损月,算是试错阶段,选产品,做基础,9月之所以没有增长,是更换过一些产品,还有就是全面停止了那个,这个肯定是有阵痛期,但是从9月就止损了,而且99%都是真实销量和数据,只有真了才好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所以说啊,条条大路通罗马,1688进货依然可以有盈利的,要不然1688上面那么多的销量怎么来的,还是有很多很多的代发店铺。
好了今天说到这里吧,总觉得有点乱,但是感觉想表达的也表达出来了,至于怎么理解看你了吧,有不懂得也可以私下来问,接下来大梦会持续分享,现在就欠下两篇了哈,标品直通车怎么做抢位,然后就是怎么利用活动一让店铺一步一个台阶。感谢您的关注,下次见。
突然想起来一个事,我觉得可以给你做一个建议,可以把淘宝当做事业,但是不要太过于盲目执着,因为有的人可能真不怎么适合,我对象亲戚家里的一个哥,35左右,前几年他们家都知道他是做淘宝的,感觉是做的挺好,毕竟做这么多年了,但是前几天他们家出了点事,才说实话一年赚个2万块钱,家里还有两个儿子,媳妇看孩子没有工作,今年就出去送外卖了,不行就去工厂打工了,两口子虽说不是什么好学校吧,起码十几年前大专毕业,那时候正经找工作到现在也有不少经验了,起码不至于现在这样,所以啊,有些东西不能太过于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