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融资租赁公司的主要业务自始至终由资金主导,从资金的筹措到资金的运用,直至租金的回收,其贯穿全程的特点决定了资金是融资租赁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必要条件,而筹措资金能力的大小和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命运。也就是说,租赁公司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提高资金运用水平。
因此,融资租赁公司加强与信托公司合作,可以有效拓宽融资租赁企业融资渠道,促进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更好促进产融结合,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融资租赁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自己合法拥有的资金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由信托投资公司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运用于融资租赁业务的行为。
融资租赁信托计划交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信托资产的形成即融资租赁交易部分,包括融资租赁的三方交易过程;二是信托计划的设立部分,包括信托计划的发行、监管、收益分配等过程。
融资租赁信托交易结构
现将流程具体说明如下:
①投资人在商业银行开立专户,通过银行购买融资租赁信托计划,成为信托资产的所有权人;
②商业银行将信托资金转入信托公司在银行的信托专户,并对其进行监管;
③信托公司作为出租人(在非过手租赁情况下)与承租人、担保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
④根据承租人的要求,信托公司向指定的设备供应商购买租赁物;
⑤设备供应商将租赁物发运到承租人所在地,经过安装、调试、操作培训等环节,保证租赁物能正常运行。保修、维修等售后服务以及可能的回购是设备供应商应长期履行的责任;
⑥承租人根据《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定期足额支付租金。租期通常1~3年,最长一般不超过5年;不管租赁物实际使用效益如何,承租人都必须按合同履行支付租金的义务;
⑦信托公司将专户内收到的租金(通常1~3个月收一次),每满一年就向投资人分配一次信托净收益(指回收的租金扣除各种费用之后的余额);
⑧银行将信托专户的收益分配通过转账的方式转入投资人账户;
⑨信托公司作为出租人将租赁物以名义货价转让给承租人,完成一笔租赁交易。
信托定价存在的问题
微观层面,从本人对国内几家信托公司的融资租赁信托计划定价方法的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国内信托公司融资租赁信托计划定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倾向于逆向定价,即以信托计划的发行为主要目的,根据市场上同类型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水平大致确定拟发行的定价区间,再回过头来要求融资租赁项目的收益水平必须能够覆盖信托计划费用和信托公司期望的净收益。定价综合考虑的因素有:市场上同类金融产品的定价、融资租赁项目收益、信托计划费用、信托公司期望的净收益等,运用静态现金流收益率(贴现)法,来测算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的预期收益率,没有量化模型。
上述定价思路与方法存在的问题是:
(1)本末倒置。价值决定价格,风险和收益的协调性决定金融品的内在价值。金融品尤其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定价,应以证券化所依托的资产或资产池本身的收益和风险为出发点,然后再综合考虑外部市场的影响。以发行为目的的逆向定价思路,将人为割裂资产本身收益和风险的协调性,有重收益而轻风险的倾向,从而在项目的收益设计和风险控制方面产生偏差,增加了项目的不确定性。
(2)为发行而发行的冲动是一种短期行为,它会模糊资产所处行业之间的差异,容易忽略投资人的风险和收益偏好,不利于信托公司对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和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因而不利于信托公司自身定位,对投资人而言,这意味着无法通过发行人本身来全面、客观地了解信托资金的经营风险,信息不对称将最终影响投资人信托计划的认购意愿。
(3)逆向定价同样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反过来对信托公司的健康发展不利。信托产品的设计是依赖信托机制而创建,而信托机制的根本原理在于财产隔离,收益和风险完全来源于信托财产本身,与发行人的整体信用无关,这一点与其他金融产品是根本差异的。因此,信托公司在定价的时候若不能充分评估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容易导致定价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定价偏高,若到期无法兑现预期收益,导致投资人对信托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产生怀疑,将极大影响信托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和市场信誉;定价偏低,在信托公司超额分配信托收益的情况下,若投资人获得的收益大大少于信托公司,也会让投资人不满,引发信托公司的道德风险和信任危机,不利于信托发行人的发展,长远来看即不利于信托业的稳定。
经过近年的不断摸索和创新,融资租赁信托业务模式已基本发展成熟,为融资租赁公司真正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下一步,信托公司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策略,加强该类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该类产品的设计水平和管理能力,选择运作规范的融资租赁公司合作,通过富有
弹性的融资条件、可有效分散风险的资金结构设计,在产品结构、风险管理等环节上进行特色安排。 同时,信托公司还应积极探索固有业务在融资租赁领域的股权投资,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全方位开展与租赁公司的合作,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促进产融结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