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王以财:过去不等于现在 跟着阿里巴巴平台变我们才能赢

四年前我去乡镇企业采访,那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该企业董事长正坐在办公室生闷气。
原来,上午在董事会上他再次提出上果汁生产项目,又被否决了。
聊起企业的管理问题,他连连抱怨:现在的企业越来越难管了。他说:“企业刚创立的时候,虽然规模小,员工文化素质也不高,但干什么都比较顺心,我指东,没有人往西。现在倒好,规模上去了,效益也翻了几番,又招进了大批高学历的人才,按说,工作应该更得心应手了,可实际上呢,我的话现在不灵了, 常常有人唱反调。就说生产果汁这件事吧,你知道,一瓶汇源,饭店卖十几、二十元。咱这个地方有的是果子,要是上了果汁生产线,你想想那利润!可几个副老总愣是不同意,说果汁眼下走俏,但从长远来看却……”
四年后,这位董事长在参加劳模表彰会的时候又和我相见。闲聊时,我问他那个果汁加工项目后来是否上了,他长嘘一口气,说:“幸亏当初没上,如果上了的话,现在可就背包袱了。邻县上了一家,老本都搭了进去。”
他感慨地说,看来企业里有人说“不”,并不见得是坏事。
他语重心长的和我说,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能人。创业伊始,这些能人凭个人的胆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企业赢得了市场份额。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知识、新技术大量应用,竞争日趋激烈,经营风险也进一步加大。现实*迫企业向高层次转换,高层次的企业需要高层次的人才相匹配。企业若想要继续驰骋“商场”,
靠单打独斗显然不行了。企业家首先要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从知识结构到经营理念进行全面更新。
战胜自我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摒弃自我为中心,察纳雅言,博采众长。
我后来回来也一直在思考,就想起了曾经一知名企业的老总说过一句话:20年前,我是最强的,带着大家往前冲,20年后,我站在后边运筹帷幄,看着大家往前冲。作为老总,员工在你面前唯唯诺诺,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当有人向你说“不”时,应该庆贺才对。
如果你总是按过去成功的道路走下去,接下来等着你的定是死路一条。
同样我在阿里的平台上看到有太多的商家一看到阿里变化就说阿里开始圈钱,对自己不公平,我们小厂家怎么活,说实话我也曾经思考过,但是反过来说,我们一定要跟上阿里的节奏,因为阿里平台的眼界肯定看的是未来的3~5年的变化,因为我一直相信阿里。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