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墨最早听到大淘宝战略,朋友解释一番,我然后问了句,什么是小淘宝呢?朋友一时语塞。
(亿邦动力网讯)垣墨最早听到大淘宝战略,朋友解释一番,我然后问了句,什么是小淘宝呢?朋友一时语塞。
最近分析了淘宝的历史发展经历,垣墨有深切感悟,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淘宝网一直在变化着,这和马云的自我挑战精神有密切关系【见马云与铁木真】。

如果说大淘宝是网上购物的水、煤、电;那小淘宝又是什么呢?
马云为什么一定要做大淘宝呢?
1】 小淘宝的故事
2003年,阿里巴巴系搞淘宝网,纯属战略防守,为了防止EBAY进军中国的B2B市场(2002年EBAY入股易趣)。没想到淘宝网在短短的几年里,把易趣打得落花流水,牢牢的占据C2C市场绝对份额。
此时的淘宝网,还是集市形态,个体户的自由市场。为了维护人多口杂的自由市场,搞了支付宝加强支付安全;淘宝网做了很多加强网购信任的事情,而且是免费提供店铺,对中国的网上购物起到极大的推动力。
谁都知道,淘宝网不可能长期免费,可一牵涉到淘宝商户的利益时,商户们群起反之,不要理性,只有感性,不赚钱的商户更加如此,把民主当发泄!
呵呵,垣墨深刻感悟,集权方便了统治阶层,民主方便了被统治阶层,阶级的矛盾性根本无法解决,只能调和。
马云哥哥肯定头疼的很,原以为商家少是个麻烦事,没想到商家多了,也是个麻烦事儿!还是温总理说的好啊,一件小事,乘上13亿人口,就是一件大事啊。
这些个体户,带不了利润,只会带头闹事,淘宝网必须转变思路,由此专门针对企业的淘宝商城开始诞生啦!可是2006年出生的淘宝商城,没几个月就夭折了,垣墨不了解深层次的原因;但这个事件,肯定会为前任淘宝总经理的下台埋下伏笔。在马云哥哥的眼里,在中国做C2C是没前途的,刁民太多;淘宝必须转型,隔离假冒伪劣产品,突出厂家正品,主攻淘宝商城。
2008年,铁木真担任总经理,淘宝商城又开始上线,淘宝网真正开始进入C2C与B2B2C的混合模式。第一B是厂商企业,第二个B是渠道企业,完整的说,是厂商通过渠道平台卖产品给客户。
此时的淘宝网,有一个C2C自由集市,也有了B2B2C的精品购物淘宝商城,就差一个自己经营产品的B2C百货商场了【详见小沃尔玛】。
有人可能会说,垣墨是想当然,淘宝自己做B2C百货商场,那B2B2C淘宝商城怎么办,不是自己打自己吗?仔细研究淘宝商城的话,你会发现这里是中低端品牌的正品商城,中高端品牌很难销售【详见淘宝商城】。反过来说,淘宝网自己经营部分中高端产品,所有的条件都具有,为什么不可以呢?而且利润还高,独家经营,和其他的B2C商城打价格战,绝对有胜算。
按照铁木真的务实特征,应该是喜欢这种方式的,把C2C、B2B2C、B2C三种模式都整合在一起,稳稳当当的赚钱,把淘宝网这个网购渠道第一品牌延续下去,踏实的很。
如果按照这样的故事情节发展下去,就是小淘宝的发展史,没有大淘宝的事情啦!
事实不是如此,角度不同,眼界不同,因为马云站在山顶,可能看到远方有更美丽的风景。
2】 大淘宝的故事
按照马云的说法,大淘宝战略就是网上购物的水、煤、电。看起来还真通俗,但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马云的话语,一定要深挖,才能发现背后的意图。
重点谈一个问题,谁需要水、煤、电。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谁”,另一个是“水、煤、电”。
“谁”,即淘宝用户群体,淘宝网有两大类用户群,一个是消费者,一个是卖家。
站在消费者角度看,无非就是方便找到合适的产品,容易辨别商家的诚信与服务,付款方便和安全,收取货物方便,退换货及投诉方便。所以消费者需要的“水、煤、电”,小淘宝基本已经做到了,部分事情或正在完善。
站在卖家角度看,生产商卖家需要原材料,品牌商卖家需要OEM制造厂家,这个可由阿里巴巴负责提供。卖家需要装修店铺、优化图文、管理咨询等服务,这个可由淘宝网引入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卖家需要向更多的消费者传播信息,这个可由阿里妈妈网络联盟、实体店淘一族,杂志目录淘一淘,甚至和浙江卫视开一个购物频道也是可以的。卖家希望快递仓储更为便捷,服务更好,这个可由淘宝自建或收购一个公司来运作。卖家希望了解消费者行为,这个淘宝完全可以组建管理咨询公司,专门服务中大型企业。
垣墨认为,大淘宝战略,更多的是围绕商家做文章,为什么不是消费者呢?并非不重视消费者,只是阶段性发展的一个主次问题。毕竟,商家赚钱,更多的商家赚钱,才是淘宝网的直接收入来源;淘宝网这几年投入50亿,如果赚钱的商家不多,那怎么收回投资呢?但这还是表面的原因。
按照马云自我挑战的精神,他在布一个很大的局,以完成他理想中的阿里商业帝国。通过大淘宝战略,一定会切入到物流仓储领域,这在中国还是朝阳领域;继续深入到传统媒体,可能包括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等;也会扩大到传统零售业,可能建立淘宝大卖场连锁店等。
垣墨的朋友说,我在臆测,或许是吧,因为实在是没有依据。
其实,垣墨在判断事务时,常常进入无我的状态,记录这些文字,就把自己幻想成马云哥哥。马云搭建的小淘宝,已经达到过最高峰了,曾占据网络零售业的80%份额,网上购物渠道第一品牌。打江山容易,保江山难,这是至理名言;如果一直围绕着小淘宝来保江山,即使做到最好,市场份额也是不断在下降的,因为以前太成功了。普通大众,看到的是小淘宝的市场份额一天天被侵蚀,世俗的眼光带来世俗的说法,即使不是真相。
马云不是普通人,但也是人,需要成就感;再加上与身俱来的自我挑战精神与道德价值追求,一定会做更大的事情,这可能是马云对大淘宝战略的心理动机起源。
大淘宝战略,也解决了淘宝网管理层一个思想层面问题。没有大淘宝战略,淘宝网管理层必须想尽办法赚钱,最容易赚钱的方式,就是利用淘宝网买产品,把中国第一网购渠道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各位看客,淘宝网为什么不能代理电脑、手机、数码产品呢?为什么不能代理知名品牌服装鞋帽呢?【详见小沃尔玛】。。。。。。甚至也可以生产自己的服装品牌、化妆品品牌等。
可是,这会使淘宝网陷入一个与民争利的漩涡,与商家争利,与消费者争利。因此,大淘宝战略出台,是马云发出一个指示,表面意思是,做网上购物的基础设施【详见淘宝商城的“三通”战略】;深层意图是,淘宝网不仅仅要做网购到第一渠道,还要切入到媒体领域、物流领域、实体连锁领域等等;其思想来源,少做与民争利的事,多做为人民服务的事。由此,大淘宝战略的定位是:网上购物综合服务提供商;不仅仅是“水、煤、电”基础服务,还会有更高级的增值服务。
很多人讨论大淘宝战略能否成功,垣墨认为,这实在是个假命题,战略成功与否,不是推论出来的,是要做出来的。马云哥哥高调推出大淘宝战略,或许不仅仅是对外宣传,可能更多的是在统一内部思想;把旗帜立好,方向指明,让淘宝人拼命往前冲。
至于大淘宝战略的成功标准是什么?垣墨是不知道的,在马云哥哥的脑袋瓜里;大淘宝战略,起码做个5年8年的,才能理性的做个评判。
垣墨是比较看好马云哥哥的大淘宝战略的,资金不愁,有一个赚钱的阿里巴巴,又有融资渠道与支付宝的沉淀资金周转;人才使用上,马云也是很有一套;更重要的是,阿里系的企业文化,垣墨感觉到一种宗教仪式感,有信仰的一群人,作战能力是很强的。
当然,垣墨也有不同见解,在整合其它B2C商家上,这种应用整合不仅是技术上的难度,更核心的是利益诉求上的分歧,特别是渠道类型的B2C商家。
(本文原载:亿邦动力网上生意实战社区/作者:李垣墨)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ebrun.com/online_retail/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