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淘宝商城独立域名高调发布,光棍节促销行动似乎在向业界传递一个强烈信号:淘宝不只C2C,淘宝也要B2C。
作为一个节日,光棍节因为没有相应的历史渊源,从来不曾见诸相对规范的中外节日列表。因此虽然近年商家不断以各种类型的古今中外节日名义,推动商业促销行为,但是仍然很少有人大张旗鼓地利用这个节日。
而2010年11月11日这一天,却被淘宝商城定义为“大日子”。11月1日,淘宝商城就宣布未来两个月中将投资2亿元推广淘宝商城平台,而光棍节促销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推广行动。事实上,光棍节促销行动也彰显出了互联网最大的能量。2010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单日成交9.36亿,冰冷的数字显然难以衡量这个交易的奇迹,通过比较才能了解这个数字的威力:购物天堂香港一天的零售总额大约8.5亿;今年国庆黄金周,全北京128家商业企业,包括王府井百货、西单商城等在内,不过实现销售额7.3亿元。
联系起11月1日淘宝商城的独立域名高调发布,光棍节促销行动似乎在向业界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淘宝不只C2C,淘宝也要B2C。
上市锦标赛中的程咬金
在淘宝商城发布独立域名tmall.com之前,淘宝网虽然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2009年2000亿元、2010年预计4000亿元的庞大交易额,无人能出其右,但更多是以C2C平台的模式被认知。
淘宝商城高调发布独立域名,使大众终于看清,原来淘宝商城的B2C业务成型已久,只是之前一直“大隐隐于市”地藏身淘宝网。在互联网趋势的推动下,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触网”,并陆续在淘宝网开设旗舰店,但是由于运营的主体是企业自身,淘宝网仍被当作一个C2C的平台而已。当这些B2C旗舰店以一个独立的入口被集结,众多在C2C平台上散落民间的商业力量聚沙成塔,它积累的用户规模与交易规模,它影响的类别范围与品牌力量,都是现有B2C网站所难以企及的。
散落沙间的力量,突然因为被磁化而从沙间站立,成为一座无人可以比肩的高塔。而这个时间节点,似乎有巧合,也似乎有深意。
对于中国互联网B2C电子商务而言,2010年下半年是名副其实的多“市”之秋。低调、内敛、商业模式并不十分纯粹,互联网的服装类B2C平台麦考林10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由图书音像逐步向百货扩散的当当网,据说也将于年底在纳斯达克上市;如果再加上一直筹备海外上市的京东商城和凡客诚品,中国B2C电子商务企业密集上市的时代似乎已经到来。
对于资本市场目的地,国内的B2C们也大多紧盯纳斯达克,那里有亚马逊作为参照标杆,亚马逊式的中国企业显然更容易得到认同。
京东商城、当当网、凡客诚品等当前最热门的追赶麦考林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企业们,不约而同地挤上了海外上市的同一条跑道。它们打量对方,虽然彼此的业务范围有轻度的渗透,但是丝毫不影响各自的核心势力范围。这是一场奇特的上市友谊赛,几位优秀的选手,虽然在一个赛场上奔跑,但是因为终点的冠军坐席不只一张,彼此的目的地相同,但却又并不冲突,家电、百货、服装,它们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坐席。
幸福的奔跑中,也不乏变数,所有B2C企业们没有预料到B2C阵营之外有一股力量突然进入。从C2C散沙中突然爬起的淘宝商城,几乎使所有的选手都开始质疑这不是一场悠闲的友谊赛,而是一场决定各自前途的竞技赛。对于赛场外围观的大众而言,淘宝商城的突然登场,也令人无比蹊跷:明明是C2C的选手,怎么跑进B2C的跑道?
淘宝的平台优势,让电子商务领域的任何玩家都不敢小觑,虽然他们对于淘宝网一直保持警惕,但是仍然想不到淘宝商城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面前。
B2C的这股上市热潮,到底是源于背后资本力量的推动,还是企业自身成长的需要,姑且不提,仅是各种类型的B2C网站各自打着“中国最大规模××B2C网站”拥抱西方资本市场的姿态,估计都令马云很不爽。家中藏有神器,怎容得他人在门外叫嚣?更何况,马云一直是中国电子商务在西方社会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