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黄若先生授权亿邦动力网独家发布,未经其本人或亿邦动力网授权,谢绝转载。文中观点仅代表黄若先生本人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赞同。
【编者按】11月14日消息,双十一天猫和淘宝的支付宝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接近今年黄金周8天线下零售总额的两倍。
对此,亿邦动力网独家联系天猫创始总经理、当当网前任COO黄若,他表示,网络购快速发展已经在改变中国品牌格局。“这次双十一看似是以大牌吸引消费者,实际上大部分销量是由中小商户,以及淘宝原创品牌来完成的。网购带来的渠道与营销端的变化,直接刺激中国的品牌格局也随之改变。”

天猫创始总经理、当当网前任COO黄若
大品牌渗透率更强 中小品牌数量更多
亿邦动力网了解到,此次双十一销售破亿的品牌一共有五家,分别为裂帛(集团)、杰克琼斯(单店)、全友家居(单店)、骆驼(集团)、GXG(集团)。其中,女装类销售前三全部是淘宝原创品牌,分别为裂帛、茵曼、韩都衣舍,。
此次淘宝双十一令一批中小品牌和网络品牌在短时间内爆发,黄若认为电子商务让中小品牌缩短了与大品牌的距离,“从参加淘宝双十一的品牌来看,大品牌是极少数,并且产品量也极少,真正出来玩的都是线下的中小品牌和网络原创品牌。这些在线下原本是很小的品牌,甚至称不上品牌,但双十一日销售额达到几千万,这在线下最少需要十几年的积累才能达到。”
基于此,黄若判断,电子商务在中国将会催生出一批中小品牌。“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有好产品但品牌数量很少,品牌的发展空间非常大。过去品牌商只能花钱投放广告,而且不能与消费者互动,如今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短时间内就能吸引上万人,并且每个用户之间可以相互影响,这令没有资本积累的人也可以低成本、快速地被大量消费者了解,于是好产品能够在网络上迅速做出品牌。”
并且,黄若还认为,网购的发展也会加速大品牌在中国的出现。“中国的市场太大太分散,品牌在线下分布极不平衡,即使是大牌也只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但是在线上一个品牌只要开一个淘宝店就能全面全国市场。欧美的大牌市场渗透率超过50%,但中国的品牌顶多就20%,而且数量非常少,网购发展起来之后,中国的品牌渗透率会提高,全国性的大品牌也会随之增多。”
阿里巴巴巴巴B2B前任CEO卫哲也表示,此次双十一有两个历史性突破。首先,天猫销售业绩去年和淘宝集市比例接近一比一,今年几乎达到三比一,证明品牌已经占据网购的绝对主流地位;其次,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天三百亿左右,这次淘宝和所有电商线上营业额加起来首次大于线下数字,传统品牌和传统零售商应该觉醒加入电子商务。
对此,黄若认为,与传统品牌相比,短时间内引领网购市场的绝对是网络品牌。“电子商务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对于网络品牌来说却是生死存亡的命脉。两者一对比,肯定是后者的生命力强。” 并且,黄若判断,淘宝将会成为催生网络品牌最大的市场。“京东对于中小品牌是持怀疑的态度。平台的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不为失败者买单,淘宝会给一些没有品牌的供应商提供机会,加上淘宝已经做成现在的规模和影响力,未来大部分网络品牌将会诞生在淘宝。”
【关于黄若】黄若是目前国内少数具备传统零售和电子商务实操经验的职业高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连锁零售开始进入中国扩张发力,历任泰国易初莲花总经理、麦德龙中国区采购总监、万客隆运营副总裁等职,后应阿里巴巴马云之邀,加盟淘宝任运营副总裁并随后出任淘宝商城创始总经理。在淘宝工作期间,黄若带领团队一手打造平台式网上零售的全新模式,并主导树立平台入驻商家扣点合作的收费标准,建立了旗舰店、品牌专卖店、商城积分体系以及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等淘宝商城运营规范。2010年初,黄若加盟当当网任COO, 全面负责当当百货和图书的商品采购、运营及销售。在此期间,当当实现美国纽交所上市,并较大幅度提升了百货销售占比。当当网上市半年后,黄若于2011年6月份离职。现为天使投资人,也是亿邦动力网特约专栏作者。
【备注:黄若先生精彩观点将在本周内分三次发布完毕,敬请关注亿邦动力网。版权联系,请私信@亿邦动力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