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基于“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品牌”这一理念。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
微信最早是借鉴了国外类KIK等手机通讯录社交软件,基于腾讯庞大的用户关系以及中国特殊的运营商环境,用户来迅速暴增至3亿。
围绕微信与运营商的矛盾,以及微信是否收费以及怎么收费的争论,微信登上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以及全国各大媒体重要版面,从品牌传播角度说,这是巨大的品牌成功。尽管微信PR无法说这是他们的功能,但这确实是微信产品的成功。
企业可以利用公众平台进行CRM式管理,个人可以进行自媒体创作。微信及其公众平台在这一段时间获得了巨大关注。因此,巨头们想要东施效颦也在情理之中了。来我们看看这一群东施都有谁们。

有道云笔记版公众平台
东施一号:中国移动
4月5日,中国移动飞信近日低调上线飞信公众平台,界面及功能非常类似之前腾讯推出的微信公众平台。自动回复、群发消息等功能与微信很接近,界面也十分相似。
低调可能意味着三种可能,一是飞信本身也比较低调,推个产品低调也正常。二是本来就是抄袭,有什么可高调的。三是本身就是个产品经理拍脑袋进行的项目。
飞信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先锋官,但一直不温不火。近期可能又会重点投入来对付微信。
东施二号:新浪微博
3月15日,新浪微博被媒体曝出正在内测一个微博信息聚合推送平台,功能与微信公众平台非常类似。据说已经研发了3个月以上,预计4月中旬正式推出。界面呈现上,支持图文组合,每个图文组合包含最少一条最多三条内容;发布方式上,每天最多推送两条,可在客户端和网页端同时呈现。
新浪微博有点乱了分寸。用微博的媒体小矛去干微信的社交坚盾,这纯属驴头不对马嘴。再说,微博本身具有极强的媒体属性,公众平台也具有极强的媒体属性,这是自己跟自己PK呢。
东施三号:网易有道云笔记
好嘛,作为一款存储应用,有道云笔记也开始抄袭掺和。在个人云市场中,拥有超过1000万用户的有道云笔记于近期推出公众账号页面。有道云笔记为公众账号提供了个性化命名的账号,账号持有人对内容进行管理和编辑。
作为一种毫无媒体属性的工具应用,有道云笔记的掺和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尽管官方说作为公众账号的持有人来讲,可以与投稿人形成一种订阅关系,当公众账号上新增加了内容,订阅人的帐户就会接收到相应的更新信息。但在用户的潜意识里,云笔记最大的作用还是工具。
东施四号:阿里巴巴旺信
4月1日,媒体报道阿里巴巴旗下移动通讯工具“旺信”正在谋求打造开放平台。旺信希望卖家注册和运营公共账号,建立用户关联,从而形成互动和探讨机制,最终打造淘宝无线的新格局。公共账号将由广播、小组和服务三项基础功能组成。接入平台后,卖家一方面可享受账号信息添加链接和宝贝、账号主页有店铺入口、账号及信息被淘宝收录、与搜索打通等福利,从而最大程度上获取流量。另一方面,在维系用户关系上,可通过账号开展活动和话题讨论,接入卖家服务,提供上新、团购等工具。
设想是:在旺信公共平台上,卖家不再仅仅是商品源头,更是消费信息传播的主宰,甚至成为专业导购领域的达人。其次,买卖双方形成社交圈子,借助账号的运营和营销,彻底颠覆PC店铺的格局,人气和内容为王。再者,账号可以接入卖家自有店铺的链接,或者是店铺内的服务,最终实现移动端的消费闭环。
Bianews快评认为,产品还是那些产品,信息流也是那些信息流,各家都在寻找一种让用户用着爽的展现形式。不过这更加凸显了中国互联网创意的奇缺。以前大家抄国外的商业模式,你数数现在的中国互联网商业模式,有几个不是抄袭借鉴国外的。现在国外没有了,那就抄国内的。没想到腾讯也成了被抄袭对象,这是对中国互联网智商缺乏的巨大耳光。
以下是互联网人士对此的评价。
@白鸦:每当看到垄断企业被互联网的先进生产力冲击时做出的脑残应对,我就想大笑。哈哈哈哈
@黄刚-物流与供应链:卧槽,终于明白为啥要管制微信的原因了...(BTW,腾讯也有被山寨的时候)
@GeekPark:如果运营商真的用起行政垄断,那么飞信的这一步,就是微信梦魇的开始了。希望运营商的下一步,不会成为互联网公司末日的开始。
@Fenng:东施效颦,负分,滚粗
@苏酒大杂烩:飞信团队对着一群根本不用飞信的人每天要做汇报,分析报告专家调查蓝图设计展望,根本没时间解决根本需求。
Bianews 总结:博客来了,大家都上马博客,SNS来了,大家都上马SNS,微博来了,大家都上马SNS,微信来了,这是移动互联网的玩法,没积累和转身慢的公司没法抄了。移动互联网是新的玩法,不颠覆自己和革自己的命,就是等死。
相关阅读:
微信商业化:一副好牌别出急了
阿里旺信建公共平台 效仿微信押宝无线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