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比亚迪(002594.SZ)逆势大涨,盘中涨幅一度达到9.26%,最终收于60.93元,涨幅5.23%。
消息面上,比亚迪开始跨界“做口罩”:2月8日,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援产口罩和消毒液。比亚迪表示,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面对医疗防护物资严重短缺的局面,比亚迪迅速集智聚力,调配资源,着手防护物资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援产口罩和消毒液,以满足当前对防护物资的迫切需求。
比亚迪宣布,其生产的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直至疫情缓解和消除。
信息显示,比亚迪此次生产的口罩为一次性医用口罩,由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负责生产,生产地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据天眼查信息,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于2月7日进行了企业经营范围变更,医疗器械、工业防护用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纳入到企业新的经营范围之中。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注册资本为1.45亿美元,法定代表人为董事长王念强,为领裕国际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服务器、毫米雷达、平板、无线和有线通信产品及模块、机器人无人机、车联网系统、智慧工厂系统的设计和销售等。天眼查股权结构显示。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开发了疫情应急管理系统及人体测温综合解决方案,帮助政府及企业建筑疫情防线,保障民众安全,可广泛应用于车站、园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
“口罩概念“让比亚迪逆势大涨,但在下午收盘后,却传来了汽车销量下滑的消息:公告显示,今年1月,比亚迪汽车合计销售25173辆,同比下降42.68%。
细分来看,新能源汽车下滑严重: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共销售7133辆,同比下滑75.12%。其中,乘用车销量为7020辆,同比减少74.93%;商用车销量为113辆,同比减少82.96%。
燃油汽车较去年同期有小幅增长,共销售18040辆,同比增长18.28%。其中,轿车销售4484辆,同比增长3.56%;SUV销售12254辆,同比增长108.08%;MPV销售1302辆,同比减少74.13%。

一方面,2019年6月新能源车补贴退坡以来,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大幅下滑,比亚迪首当其冲;另一方面,合资品牌价格下探挤压自主品牌空间,导致销量下滑: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商用车)销量达22.95万,同比下滑13%。
作为全球的电动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已被特斯拉赶超:据韩国汽车行业和美国电动汽车网站“INSIDE EVS”消息,2019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至221万辆,其中特斯拉位居2019年电动汽车销量榜榜首,共售出37万辆,首次超过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厂商。
而比亚迪在2019年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21.9万辆,距离特斯拉相差15万辆。以最初30万的年度目标来算,比亚迪年度目标完成度仅为76.5%。
更坏的消息是,日前特斯拉宣布与宁德时代达成合作,将使得国产化的Model3售价将进一步下降:日前,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随着特斯拉国产化率提升和产能爬坡,未来特斯拉国产车型的价格下探空间还是很大的,2020年下半年,国产Model 3车型售价有望降至25万元左右,降幅接近20%。
此前,根据特斯拉的规划,国产Medel 3当前国产化率30%,预计年中达到80%,年底达到100%国产化,这意味着国产Model 3和Model Y的制造成本将继续降低。
据兴业证券预计,国产Model 3的毛利率要显著高于美国产的Model 3,国产Model 3的生产成本要比美版低20%-28%。若追求与美版相似的毛利率,国产Model 3具备27%-34%的降价空间,其对应绝对降价金额8.5万-10.8万元。
这对于比亚迪新能源车来说不算好消息。比亚迪或将陷入降价保量,但是毛利率受损的尴尬境地。
注:文/费雪,投中网,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