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在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谋取暴利的空间。裴某和妻子为谋取更多的暴利,在即墨开了一家淘宝店,购买大量假冒服装品牌,雇来20多名员工,在网上疯狂甩卖。记者昨天了解到,即墨市法院近日对这起网上销售假冒服装品牌案进行了公开审理,裴某夫妇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被罚款5万元。另外几人也分别受到处罚。目前,法院判决已生效,裴某等人并没有上诉。

雇20多人网上卖假货
“这伙人利用网购热潮,大量销售假冒服装品牌,已触犯了法律。”即墨市法院办案法官介绍,今年30多岁的裴某和妻子都是外地人,几年前来到即墨,看好了这里巨大的服装市场资源,开了一家网店。因为淘宝网十分流行,所以两人计划利用这个机会大赚一笔。
据办案人员调查,2012年4月至7月期间,裴某夫妇从高某、马某等多家服装店内购进假冒的“欧时力”、“百家好”、“杰克琼斯”等品牌服装后,雇用林某、朱某等20多名员工,利用网络销售。裴某雇来的员工对这些假冒服装品牌上的吊牌、领标等进行轻微模糊后,进行拍照上传至淘宝网销售。网上销售过程中,裴某对配货、打包、包装等工作做了详细的内部分工。3个月内,利用淘宝网,销售假冒服装品牌达5万余元。
千元“名牌”只卖几十元
2012年7月,工商部门在裴某注册的一家服装公司仓库内,查获大量假冒名牌商标服装。即墨警方接到报警后,现场查扣尚未销售的假冒注册商标服装价值49万余元。据裴某称,他和妻子在即墨注册一家服装公司后,又从即墨市服装市场和外贸城购进价值约40万元的假牌子衣服,如“Ochirly”、“Five Plus”等在淘宝网店出售。每天假牌子服装的销量约40-50件左右,多的时候也能卖到100多件,总共卖了约20万元的假牌子服装。他雇来的员工都知道这些服装是假牌子,因为这些假牌子都是贴牌,标价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其实只卖几十块钱。
裴某的妻子称,他们的网店主要是销售服装,一开始销售自己注册的服装品牌,结果生意十分惨淡。由于自己的牌子不好卖,从2012年起,就开始购进名牌服装在网店销售。进货渠道主要是即墨服装市场和外贸城,大约进了1200-1400件,单价55元左右。在未经过这些品牌公司授权的情况下,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仍然不停销售,通过销售假冒品牌服装大约赚了20-30万元左右。
9名涉案人员均被抓获
裴某雇来的员工林某称,他在服装公司担任摄影师,主要工作是负责将老板购进的衣服,根据要求进行拍照,用软件对照片中衣服上的吊牌、领标等进行轻微模糊,目的是既能让客户看出是什么品牌,又能应付淘宝网对商家货品是否涉及侵权的检查。其实这个公司就是一个网店,主要是在淘宝网上销售假冒品牌。2012年7月,即墨警方经过侦查,将9名涉案人员抓获归案。其中网店两名员工投案自首。
2月11日,即墨市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裴某等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应予惩处。裴某和妻子两人属于主犯,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5万元。员工马某和高某被判6个月拘役,缓刑一年,分别并处罚金2.7万元,而员工申某和王某虽然没有判刑,但也分别被处罚金2.5万元,林某等3人因犯罪情节轻微,依法免于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