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可以是著名品牌的一个新渠道,但要想成为著名品牌必须走出淘宝”
亿邦论道在杭州的主题是淘宝大卖家发展之路。来的人都很精干,都是实打实的大卖家或传统企业,讲的人也很精干,徐群和老叶即兴回答问题掏出来的东西比用PPT强得多,也看得出来老叶在中欧尚学院没少学东西;阿卡的村长姑娘有当新闻发言人的潜质,对答如流;还有伟雅老师、白鸦等友情客串。总之,我是开了眼界,但也多了一些思考。
1、淘宝上有没有可能诞生著名的中国品牌
综观当下“卖得起价、销售额百亿以上”的著名品牌,有从设计室开始,有从加工厂开始,有从研究所开始,但“历史”上从传统批发或小商品市场中起步,走出来的著名品牌寥寥无几,爱国者算一个,不过也还有些牵强。从销售额看,淘宝上的相当数量的店铺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但是,我们真的还不能将其中一或几个定义成中国著名品牌。
同样是走品牌之路,凡客诚品和玛撒玛索的品牌成长速度和品牌影响深度似乎比麦包包和芳草集、柠檬绿茶(sexygirl)强不少,虽然后者已是淘宝上公认的无冕之王。
我们目前只能简单地分析说,淘宝是一个以销售量竞争的大市场,适合促进销售类广告的投放,不适合品牌影响力广告的投放,后者需要更具社会权威、文化或生活品位内涵的媒体承担,比如央视,比如新浪,比如瑞丽。是不是排队似的价格和销量竞争固化了我们淘宝大卖家的商业思维,广告ROI削弱了对无形资产提升的重视?我也暂时没有找答确切的答案。
“淘宝可以是著名品牌的一个新渠道,但要想成为著名品牌必须走出淘宝”,也许会有一天,会有勇士打破此魔咒。
2、继IT驱动之后,数据驱动成为新竞争要素,掌柜素质要求大不同
200万广告的投放,老叶已经基本不干预,老叶说,未来管理关键财务数据就可以了。阿卡的村长姑娘(抱歉我没记住名字)对服装设计和用户关系的理解相当有深度。虽然还是开店,但跟几年前比,掌柜素质的要求已经明显高了许多。除了好的进货眼光、热情沟通等基本素质之外,要会用系列IT软件工具,管订单,管库存;要有数据分析的基本能力,每天从报表数据中发现自己和竞争对手的问题;还有在设计或管理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如今,要当个掌柜可真不容易。
3、Justyle要不要个中文名,这是个问题
但凡是英文品牌名大都会加个中文名字,VANCL、MASAMASO等都是如此,就连只有2个字母的HP也在强调“惠普”的中文名。道理很直接,要让用户记住,并由此带来搜索引擎流量。今天跟徐群聊了蛮久这个问题,justyle选一个什么样的中文名。
我到是觉得,也许新一代的用户也正在向容易接受英文名的方向发展,强调Justyle的唯一性也许正式顺应这一趋势,是改变品牌认知现状,引领新趋势的突破。电子商务嘛,干的就是颠覆传统,引领潮流的活儿。
当然,老徐肯定是会给JUSTYLE千里挑出一个最棒的中文名,在此仅做个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