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趋势
2005丶2006年,以论坛,社区,天涯,猫扑等为代表的,商家主动吸引流量至淘系的方式,聚集起了第一波流量,参与卖家:个人散户小C;
2007年,以外贸仿货假货A货,以及面向内贸所做的阿里巴巴上做内销批发火爆一时,参与商家:个人散户,批发,工厂;
2008年,以自然搜索丶类目运营活动丶论坛改版垂直频道丶阿里巴巴批发丶直通车丶分销为主的红利,参与卖家多为:个人散户,线下窜货,批发,工厂;
2009 年硬广丶分销丶分众论坛(化妆品)丶直通车+自然搜索权重联动为主的流量红利,参与卖家是工厂店,代理分销加盟,部分先知先觉二三线传统品牌;在此期间,平台一直在“搭架构 解决源源不断的产品丶技术丶服务问题,兼招商”;
2010硬广 分销淘客,阿里妈妈 钻展 直通车 品牌墙,运营集合活动TMALL双11帮派,资本投资商家,参与卖家是:工厂店代理分销加盟,部分先知先觉二三线传统品牌,而平台忙着“运营打折 双11诞生,二次启动力推TMALL”——刷单行为产生;
2011硬广钻展淘客 TMALL +TMALL分销 双11运营活动首页直通车明星单品淘宝频道直通车+自然搜索权重联动豆腐块 聚划算单品团,资本。恰恰因为资本介入商家端,从11年开始,商家的洗牌十分的剧烈,参与商家工厂店代理分销加盟,传统品牌,刷单行为普及,于此同时,平台在疯狂推“聚划算 运营打折 双11造节,TMALL”,——刷单行为普遍;
2012钻展 聚划算品牌团 直通车+自然搜索权重联动 淘金币+会员中心TMALL分销唯品会,资本,参与商家是:工厂店代理分销加盟,传统品牌,平台各种欢乐忙“聚划算丶运营打折丶双11造节丶主推TMALL”,——刷单行为暴涨;
2013钻展丶聚划算丶品牌团丶直通车+自然搜索权重联动丶淘金币+会员中心丶TMALL分销丶唯品会蘑菇街美丽说聚美等垂直平台丶微博,参与商家是:工厂店代理分销加盟,传统品牌 ,平台忙着“聚划算丶运营打折丶双11造节丶主推TMALL”——刷单行为疯狂;
2014 悍然篡改关注数据,“豆腐块”人工定向部分商家“和谐轮庄”(多为阿里直接投资的商家,维系财富效应和公关价值)。唯品会蘑菇街美丽说等垂直平台,参与商家是C2C散户,小B;阿里系平台:营销工具全覆盖售前售中售后,且由第三方,转为官方化;——刷单行为人所共知
“刷信誉哪个好”网站曾在去年年末做过一个调查,到淘宝网举报虚假交易,获得阿里处理虚假交易的结果。
此次售后举报一共78笔(淘宝70笔,天猫8笔),买家都提交了在刷钻网站平台里的任务截图,截图时间和淘宝订单吻合,可作虚假交易证据。
其中,淘宝70家,阿里直接参与判定的48笔(判定28条的28笔,系统立刻确认虚假交易的7笔,快速服务的13笔){因卖家丶买家未及时处理,达成售后成功与失败的不记作阿里判定}
在这48笔中,阿里客服肯定参与了证据审核,认定了35笔虚假交易,13笔未被认定虚假交易,这样的话:阿里虚假交易认定率为73%;在认定的35笔虚假交易中,处罚了9笔,未处罚26笔,这样的话:阿里认定虚假交易后处罚率为25.7%;
在未认定虚假交易的13笔中,处罚4笔,未处罚9笔,这样的话:阿里未认定虚假交易处罚率为30.7%;
在这48笔中,阿里处罚了13笔,未处罚35笔,这样的话:阿里处罚参与证据审核的处罚率为27%;
而天猫8家,其中1家因为买家处理失误,错过了申请客服介入的时间,作阿里未参与处理。在7家处理中,阿里均未认定虚假交易,尽管有的天猫卖家也承认了虚假交易;而处罚就更不用说了,根本没处罚,而作完结处理的理由也让人感觉可笑!
以上总结看来,阿里对虚假交易处理的力度远远不够的!淘宝总处罚率仅为27%,而天猫处罚率为0。
每年的天猫双11购物狂欢节,我们都会看到交易额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记录,今年的新纪录是571亿。然而,在这个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却是无数夜以继日的刷单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假货,刷单对淘宝来说早就是老生常谈的事情,然而作为以品牌商家为优势资源的天猫竟然也存在这些滥现象,着实然人讶异。
去年双11,虽然在之前天猫就给买家们吃了一剂定心丸,曝出有18家店铺因“刷单”问题被撤销会场资源,情节严重的12家甚至直接被天猫清退出双11大促。然而,尽管如此,刷单行为并未就此被遏制住,反而变得更加隐蔽。
这一点在双十一后部分天猫大卖家惊人的退货率就可以看出,其中韩都衣舍和杰克琼斯两家分列女装与男装成交额第一位的品牌,退款率却高达64.09%和38.25%。
和淘宝拉锯式刷单不同,天猫商家的刷单呈大规模集中式,主要集中在双11前两三个月的预热阶段。
商家的大刷特刷,要从天猫官方的“赛马机制”的诱导说起,“赛马机制”规定,在预热期间,店铺成交额越高的品牌商,在双11当天所能获得的排位越高;反之越靠后,甚至会因销量累计不合格,被取消会场资格。所以为了在11当天排名位置更具优势,刷单也必须争分夺秒的进行。
有淘宝卖家表示,天猫上那些大卖家,都是公司化运营,舍得资金投入,背后都有一帮强大的刷单团队,淘宝和它没发比。且双11的刷单并不仅仅局限于刷销量,包括购物车丶宝贝收藏,无一幸免。
一些商家刷单爬上榜首之后,甚至还会兜售手中富裕的刷单“名额”,称一个购物车两毛钱,可以帮着排名靠后的商家把名次“刷”上去。
除此之外,很多没有刷单的商家则更要担心遭到竞争对手的“被刷单”暗算。“被刷单”是近来双11期间的流行词,指的是竞争对手之间雇佣水军到竞品商家店铺进行刷单,从而通过举报或利用天猫规则,陷对方于不义。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详谈:602656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