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肯定还记得15年春节我们的国民赴日本争先恐后购买日本马桶盖事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中国与全世界贸易量的不断增加,通过网上进行跨国采购的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种趋势,跨境
电商已经成为风口上的新猪。
据iResearch数据估计,截止到2015年年底,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64万亿。
面对这一依托互联网时代崛起和发展的趋势,所有跨境电商平台都力争分一口羹。
但是在进行跨境物品交易的过程中,中间很多环节都需要相关法律政策或其他的规则进行约束,否则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从跨境电商兴起到现在成为一个大趋势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消费者维权事件也是数不胜数,下面跨境宝典带大家一起回顾近几年发生的几则案例。
案例一?2014年3月14日,厦门检验检疫局在对一批来自突尼斯的蓝湿牛头层皮进行现场检验时发现这批牛皮的报检重量是24.5吨,但实际货物仅仅占了一个20尺货柜的一半,与报检重量相比有严重短缺嫌疑。
最终称重只有5.08吨,短重近80%。
在案例中,该企业与国外企业经过网上商谈后就下单,并且未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便将款项支付给国外企业,最终导致索赔困难。
跨境电商交易过程中面对供货商提供的货源不真实时,求购方因为无法实地查看而显得十分被动,因此跨境宝典认为在进行交易时,对供货商进行一系列的资质认证是解决问题的法宝之一。
案例二2014年7月,杭州局在波兰生产的丝咔娃可可华夫饼干中检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分别为10000CFU/g,230MPN/100g,分别超出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量的4倍和7倍。
可以看出来,出现进口货物质量难以保证,并且让消费者难以信服是因为缺少对供货商的一些约束准则,这也每个跨境电商平台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跨境集市是国内首家以B2B撮合为主的进口货源交易平台,目前已聚集了超过6000家供应商,月交易额破亿,成为国内知名的进口B2B垂直平台。
供需双方在享受平台对接便利的同时,也普遍反映货源筛选的难题,怎么识别供应商实力,怎么保证货源真实?
为了帮助用户解决这一问题,跨境集市首期推出供应商资质审核服务,将从法律文件、法人详情、货源资质、接单能力等各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审核。
买家只要支付一小笔的费用,就可以请专业的资质验证专家,帮助审核全球范围内供应商资质,将交易风险降到最低。
此外如担心虚假货源,无货卖空、假冒伪劣等风险,还可以申请全球范围内的验货服务,再也不需要浪费金钱和精力亲自验货。
后期跨境集市还将和集消费品测试、检验及认证为一体的公司---天祥集团,共同摸索适合跨境电商的审核流程和验证标准,致力于打造一套得到行业认可的标准服务体系,并希望开放给更多的跨境商家们一起使用和完善,共同打造跨境进口领域的诚信体系。
跨境交易风险到底有多大看完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