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1212了,刚刚告别1111,剁手的日子又要来了,只不过,这一次,剁手不仅仅是在网上,已经扩散到了你附近的超市或品牌连锁店,比如物美超市、鲜丰水果、一鸣真鲜奶吧等等。
当然了,这一次的主角,还是
阿里巴巴巴巴,媒介是
支付宝。
为什么每次重要的节日都是阿里巴巴在打头阵?
说好的
微信呢?
微信可是对
电商觊觎很久了,为什么在这么重要的时候脱轨呢?
其实,从微信出来那会到现在为止的一系列东西,都能发现,它一直在强调“链接”,而“链接”的东西无非就是人与人,人与商品,人与商家,人与信息。
问题就出在这里,微信侧重的到底是哪个呢?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链接,其次是人与商家的链接,最终,在可能的情况下,实现人与商品的链接,至于人与信息的链接,应该是误打误撞吧。
就拿微信公众平台来说,微信官方从始至终都没有大张旗鼓的
推广过电商项目,反而在各地巡演的时候,强调除了链接之外的服务。
微信官方希望商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消费者建立联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所以,到现在为止,哪怕微信已经有了2亿用户绑定了银行卡,也无法与支付宝在移动支付领域进行竞争,尤其是在移动电商趋于碎片化,场景化的背景下,如果微信还不能以明确的态度对待各领域的尝试,势必又会像QQ一样,虽然接入N多东西,最终用户能够使用的,还是只有聊天和传输文件。
当然了,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不管微信对电商的定位如何,其实,都不妨碍对赚钱的渴望。
就像我自己做的微电商之家(ID:share009),只要注意点,就没啥事。
下面,就来听听在微信公众平台做的比较出色的负责人的心声吧。
(以下内容来自插座学院(ID:chazuomba),作者:菜菜)前微信路况(微信第一大号)负责人孙冠男曾表示,微信公众号的下一个风口不是原创文章,而是服务。
为什么呢?
微信其实一直强调的是连接和传递价值。
而它要传递的价值,不是人与人的基础价值,它看重的是人和商品、人和商家之间的串联。
人和商家之间的联接是通过什么来做的呢?
就是公众平台。
现在的公众平台看起来像一个自媒体平台,或者是一个传播文章的平台,但实际上张小龙不希望看到这些,他希望看到的是每一家饭店、咖啡馆都能够通过微信来提供价值、提供服务给用户。
所以你看它新推的几个功能——周边摇一摇、微信连WIFI、卡券推送,这几个都是要重点发力的,它的指向非常明确。
就比如你去一家店的门口,用微信摇一摇,店家就会送你一张进店消费的优惠券,或者是加关注,无论你使用优惠券还是加关注,都会成为这家店的用户,自动连接上这家店的WIFI了,不用输密码,不用查找网络。
一、简化用户下单步骤就像孙冠男老师说的:微信以后的趋势一定是鼓励商家,让每个饭店、图书馆、咖啡厅,能够提供方圆5公里、10公里的客户管理、营销以及硬件设备的连通(比如说WIFI、摇一摇),这些都是微信比较关注的,它希望可以把已有的商业模式搬到线上,这个总结成一个词就是互联网。
那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案例呢?
《爱鲜蜂》是一个本地生鲜平台公众号,通过爱鲜蜂公众号就可以直接下单买水果、饮料、零食。
相对于App来说,微信公众号只要一键就可以关注下单,又省
流量又省时间。
同理,对于商家来说,公众号上获取用户的成本相对于App也会稍低一些,做餐饮的可以借鉴下。
《美味不用等》也是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一个公众号,它吸引人的点在哪呢?
在合作餐厅下单之后,只要关注扫描了排队二维码,你就可以安心逛商场了!
因为只要排在你前面的人数少于5个人,它会立马推送消息给你,为了怕错过叫号憋尿的日子终于远去啦。
而且,通过《美味不用等》公众号还可以搜索附近餐厅,实时获取排队情况。
这样的公众号,你舍得取关吗?
二、强化社交属性大家都知道微信是一个社交工具,那么能不能利用微信的社交属性把公众号玩起来呢?
答案是:可以的。
我们先来看拥有200万订阅用户的《很久以前只是家串店》是怎么做的。
先说一个会员裂变的例子:这是北京五环以外,天通苑店开业给会员发的酒炮券。
因为新店有空间的限制,不可能所有会员都去。
所以他们采用《六度空间》原理:你去不了,可以赠送给天通苑附近的人。
如果你不认识那的人,可以送给你朋友圈里有可能认识的人,继续传递。
因为他们会给传递者设置一个大奖:一台iPhone6。
那么下面重点来了▼你去过这家店,知道它的调性。
你脑海里一定会过滤:赠送什么好友更适合呢?
这就变成了客户在帮你寻找目标客户。
据统计,这次活动的到店
转化率竟然高达10%。
8000多人传递,800多人到店,假设每桌消费200元,800X200=160000元。
成本仅仅是一个iPhone6(酒炮是百威公司赠送的)。
这都不算什么,这家烤串店抓住了每次微信新功能运用。
比如摇一摇刚出来的时候,他们的抽奖方式就是摇一摇。
比起那些拿红箱子傻呵呵抽乒乓球的,是不是逼格高多了?
那么下面重点又来了▼重点是摇完以后客人之间会相互加好友,该约的就约去了,大大增加了本次撸串的价值。
下次还想来摇一摇……当微信出面对面建群的时候,这家烤串店的店长,在店里组织客户面对面建群:抢红包、男女拼桌、脱光……大大增加了烤串的社交属性。
《干将路左拐》是个有意思的公众号,他们说自己是个爱折腾的美食休闲社群,把自家公众号变成社群成员展示个人风格和文艺情怀的舞台。
公众号菜单栏设置丰富,以3个主菜单、12个子菜单囊括有关干将路左拐美食产品介绍、购买龙虾、原创电影、发布会、社群活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与功能。
通过美食认识一群有意思的人,把他们链接起来,让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美食故事,不是很棒?
三、推送优质科普类文章老师不是说下个风口不是原创文章,而是服务吗?
但是如果是推送优质的科普类、干货类的文章,让大家从中学到知识,其实也是在提供服务啊。
知道这个号是因为一篇刷爆朋友圈的科普文章《芝士片这种鬼,你竟然还当成宝在吃?
(黄油、淡奶油、芝士、奶酪,到底谁和谁是一家,我来彻底普及下)》。
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最后是200万,点赞有1万多!
作者在文章里科普了奶酪和再制奶酪的区别,而且文章里用到的例子都是超市里能买到的食物,非常实用又不乏趣味性。
最棒的是,最后还给出食物的搭配方法,真是干货满满啊。
其实,如果在这样的文章里,放几个自家的产品广告,大家绝对会买单哒。
【我是王爷,一个杭州移动电商
创业者,公众号share009,欢迎关注学习】 为什么微信做不好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