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阿里巴巴巴巴集团向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和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分别提起诉讼今晚报社、福建省益红大白毫茶叶有限公司,针对其在新媒体刊登不实内容的行为,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分别索赔人民币1000万元。
记者获悉,法院目前对两案均已立案。
11月中旬,
微信公众号“福鼎茶农五月”、微博账号“福鼎茶农-五月”发文《一天收了912亿,看
马云如何吐出574亿》,这两个账号属于一家名为福建省益红大白毫茶叶有限公司的新媒体
运营账号,经营范围是“线上商超”。
这篇文章贸然捏造了阿里巴巴退货率高达63%这样的数据,并以夸张的标题吸引眼球,而内容并无实际的论证过程和可靠统计数据。
另外,今晚报社旗下微信公众号“今晚报”曾发文《双11猫腻:你辛苦抢的那些大牌,竟然被这样换成假货》。
如果说,福鼎茶农五月不懂新闻的基本性质还“情有可原”的话,天津今晚报社旗下的“今晚报”微信公众号则令人唏嘘。
因为在它的“功能介绍”里是这么说的:天津《今晚报》于1984年7月1日创刊,邓小平题写报头。
日发行量70多万份,是天津市发行量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最有影响力的综合类日报。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为博取眼球,第一篇文章以毫无根据的夸张标题,捏造双11退货574亿的虚假事实,并诋毁公司高管及
淘宝网,第二篇文章同样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下对
电商平台刻意诽谤,恶意影射。
两文大肆贬低阿里巴巴商誉,发表后被多家网站转载并在微信微博上广泛流传,使公司名誉遭受巨大损害。
此外,上海喜多坊婚庆礼仪服务有限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全城单身交流群”、上海富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网站“融贷通网”在未经核实情况下对上述两文分别进行不当转载,亦涉嫌对阿里巴巴权益造成了侵害。
阿里巴巴也将二者一并告上法院,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
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法人的名誉权。
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对于任何的恶意诽谤都秉持“零容忍”的明确态度,坚决与其抗争。
涉案的两文捏造事实、大肆诽谤,给公司商誉带来了无可估量的损失。
涉案的多个微信公众号为博取眼球而不惜侵害他人名誉权,轻者构成民事侵权,重者或将构成刑事犯罪。
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海斌律师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极为迅速,不实言论对企业的诽谤和攻击往往可以瞬间触达用户,导致其对企业产品和服务产生误解和质疑,给企业声誉和商业利益带来巨大损害。
阿里巴巴此次提起法律诉讼,高调发声向造谣者宣战,无疑将对某些没有节操的新媒体起到警示作用,同时也为具有类似遭遇的受害企业维权提供了参照。
微信日渐成为舆论的战场,“自媒体”时代来临,让无论是否具有新闻传播资质的人都可以随意发声,但由于专业性不强、逻辑不严谨,往往会成为一些谣言产生的温床。
某些公司的“黑文”也常常见于一些自媒体平台。
虽然微信也发布了相关发文标准,但仍然无法杜绝这种现象。
《人民日报》曾经专门批评过这一现象,“‘你可以挥拳,须止于别人鼻尖’,在自媒体上发文,须以不损害公共利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为前提。
”更多交流,关注小卖微信号:hetangsoft 阿里诉微信公号刊登不实内容索赔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