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胡扒医。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另类的事情。接下来的内容不是玩法系列,而是一些经验分享,可能内容有些残忍,各位看官多担待。
1:小白商家能不能做好店铺?
小白不可怕,怕的穷小白,最可怕的是又穷又懒又白的,你真的不适合做电商。
因为穷我们学点东西,然后可以去运营公司不断跳槽上班。没有基础被人嫌弃丢人吗?能挣钱的都是厚脸皮。
我目的性明确:我要花你的钱锻炼我的技术,额外你还得给我工资,甚至有分红。唯一的不确定因素是你不管做的好不好,都有可能被丢掉的那天。你做不起来这个店
铺,老板不要你正常!你做起来,人家卸磨杀驴也正常~不要抱怨这个行业,我们只是经历者。
接着说问题,作为刚入门的小白,你需要了解什么?
1.
他们说的标品,非标品,词路,多词路,单一词路,直通车,超级推荐,淘宝客,黑搜,SD,标签等等这些比较重要的“专业名词”是什么?
2.
你要知道淘系的玩法基本是:SD,SD+开车,SD+开车+超级推荐。活动这个你就不要研究了,聚划算这种大活动都成割韭菜的了。
3.
你要知道标品大概的玩法,基本是要做市场分析,市场定价分析,产品自身卖点,痛点分析,然后就是拼差异化。说白了:要么你的产品卖点很突出,要么性价比高,要么侧重消费人群不同,要么你跟人打价格战。
一句话总结标品的玩法:你得有优势,不管是哪方面!其次,你得有钱,这个类目玩法偏S,且暴力!
4.
你要知道非标品的玩法:得会选品,得玩视觉,得会选模特,选场景,找优质稳定货源,得刷,得开车,得玩超级推荐,得知道什么是全店动销…
一句话:会选款的同时,学点车和超级推荐够你用了。
类目的大致操作思路:需要的可自行截图。
标品玩法体系:



不要想别的,先把市场分析和产品定位走通,你觉得会比那些只懂SD的牛逼!
非标体系就不写了,这个众口难调,各有各的套路。
总结:小白当然可以做好电商,但是你得付出老运营十倍的努力。你有资金,你自己做,没资金去上班。以为上架就卖货,SD就能起流量,开车就有转化的小白不适合做电商。再加一句:没有优势的产品,别瞎进来了。
2. 淘客到底有没有权重?
今年这个东西莫名火了一把,很多商家开始相信淘客好像真有权重。我给大家看1个案例。
我有个学生做夏季商品,淘客累计3w多单,目前行业第一。

搜索多少?我们来看下:

目前搜索1500,而且还是销量第一的单品。真以为是淘客带的?S和车占主流。第一波流量拿到600多的时候,淘客已经2.8w单了。具体亏多少大家可以自行脑补,5-10w是最少的了。
淘客真有权重吗?有到可以忽略不计吧。真有想法做top1,淘客是一种战略亏损而已,肯定要走低价,不怕人群混乱,后面得砸车硬拉。这种打法没错,季节性标品本身就是打一个节奏,快速坑产入池,搜索立马跟上。后面靠车去抢拉关键词排名,抢占先机,快速打行业第一的手段。前提是:贵。
3. KA商家到底查不查?
这个问题其实都是小商家,而且是经常降权的人问的。大商家谁关心这个?哪个不刷?


这个店铺top1,一年销售额过亿。真实情况是每天1500单,因为是天猫,加上扣点,佣金,快递,加起来平均25元/单。算下每天亏:25*1500=37500元
人家图什么?不怕降权吗?人家一天的纯利润是5-10w。就算降权我再起1个,亏的我早就挣过来了。
别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个,因为这个也是我圈子的人。
总结:任何人都可能被降权,市面上关于降权能解除的千万别信。因为做不到!没有规避降权的风险,唯一能解释的通的是:运气。
4. 一件代发能活下来吗?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好!很多人目前因为没有货源想做电商,而且资金实力不够想做代发。这个实际可以存活下来。但是,有2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密切相关。
第一,
好的供货平台
第二,
选款的能力
第一不必说,知乎,头条,百度,这些你都可以去搜索国内有哪些能拿货的网站。不要只盯着1688,一些常熟男装,杭州四季青,织里童装等等你都可以去找的到。

第二个选款,这个不要老是以为自己眼光好就可以了。你不做档口,不做这个行业多年你是摸不出来行业的款式走向的。选款对小商家来说,建议你们走词路选款,以词选款来代替你那半生不熟的经验和眼光。不懂词路的可以看下我之前的一篇文章:
https://bbs.paidai.com/topic/1785518 里面有案例解析。
除上2个之外,基本要运用到的技术就是前期新品如何SD,以及你们必须要了解什么是全店动销?给你们看1个我一个做童装拿货的学生,店铺基本不做付费的数据呈现。

他们家的单品流量曲线:



起流量不难,掉也正常,我又不做爆款。你管我流量掉不掉,后面稳定不就可以了。
总结:一件代发可以做,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复杂程度较高。而且相对来说店铺成长周期长,需要耐心。
5. 为什么有货源优势的厂家做也做不起来?
这里我可能会得罪以及伤一些厂家的心。既然作为厂家,你们肯定是想做大做强!但是你们做电商肯定干不过拿货的。原因很简单:
1.
产品供应链虽充足,但是研发,开模成本过高。导致货品品类跟不上;
2.
单品爆款的风险,投入过高。除了猛刷和打价格战别无他法!投入大的同时反而捞不到好处;
技术,资金这些问题就不谈了。给你们看几个案例:



你们要做这个类目的话你就知道这些牛掰的店铺都是全店动销,而且都是拿货。
如果你要压货,怎么做好库存?
真话就是:你要真想做的大,就不要碰生产!
6. 中小商家哪些类目做不得?
虽然我也做培训带学生,但是很多商家我是不大收的。比如没资金要做淘客类目的,没有品牌优势想做彩妆的,产品没有任何优势想做泡沫销量大的等等。
为什么?因为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改变的。
再回到上面我插的一张图:

1.
行业都是猫店多,你做C店成功概率肯定低!
2.
行业销售额都被前几个商家垄断或者占比50%往上,这个是意味着你不做到行业top,你就没钱挣的意思。
3.
类目搜索都是品牌占比多,比如美妆,电动牙刷这种根本不是小商家能做的。哪个做的好的不玩直播带货?除非你牛逼到跟花西子一样研究产品,花大量资金砸广告。
4.
你打的价格带品牌占比非常严重,怎么刷都干不上去。

我有个学生想做行李箱,品牌知名度不算高,怎么怼就是怼不上去。一分析发现这个价格带都被小米,地平线两个大牌拿到了行业一半搜索和销量。那还怎么做?
5.
行业月销贼高,PPC贵,流量少,转化还低的类目。这种别想,与你无瓜。
比如汽车香水,车品,定制类产品。干预1000单起100搜索很正常。
7.淘宝的很多数据有水分

很多人喜欢拿这个当作行业转化率,我不知道你们的逻辑是什么?这个是店铺体量,而且店铺的品类那么多,你是如何拿这个当作转化率指标的?

这个数据也有水分。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个是精准+广泛的数据整理,人家是抓取了所有商家推广的词综合得来,你既然知道广泛能出碎片化流量,那你怎么就想不明白你推的那个词真实数据肯定跟这个对不上?
当然了,数据再多也终归是参考。
到这吧,写太多了也不好。暗黑系,以后再继续~